“知青一代”的主体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上山下乡的老三届中学生,数量应在数百万之众。如果加上其后陆续上山下乡的中学生,有可能达到千万数量级。“知青一代”有什么特点呢?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对以前在城市中生活成长的中学生而言,“劳其筋骨”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大家都有一段咬牙硬挺的经历。在当时相当艰苦的农村环境中,这是生存必需。
“知青一代”受过知识和文化的初步启蒙,又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他们之中,在艰苦的劳动之余,坚持读书和自学的人不少,对于政治和文化的讨论也颇活跃。他们的状态,有点像沙俄时期“到民间去”的民粹主义知识分子,有点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的职业革命家原型拉赫美托夫。但是,与旧俄时代的新知识分子相比,中国的“知青一代”没有太多贵族气,他们不只是“到民间去”,而是“活在乡下”了。
这一代人不仅年轻时上山下乡吃过苦,而且在而立之年又遇到改革开放,既有强烈的本土意识,亦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体验决定深度,知识决定广度,同时拥有这两项特征的知青,往往兼具务实与开明,他们一旦掌握国柄,势必对政坛产生一定的冲击。
当然,“知青一代”的上位,也是时势使然。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层面上做得较好的一件事就是确立了干部退休制度。上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大体可称为“老大学生”一代,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则有了“知青”和“新大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的特征。这种现象,是特定的政治结构和人口年龄结构形成的结果,也不必过度解读。
笔者以为,“知青”经历是一种最基层、最底层的经历。农民是最务实的,“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是农民的生活格言。在农村,空谈和清谈是不管事的,往往沦为笑柄。在中国的历史上,“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算是一种较好的人才选拔办法,相对而言,也是一种合理的办法。“知青一代”经历过“文革”,对意识形态的走火入魔也有切身体会。他们知道,从一种观念图腾崇拜转向另一种观念图腾崇拜,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今天的中国梦是什么?就是实现中国的工业化,更环保、更高级的工业化,就是实现更均衡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这是一代人能做的事,当做的事。相信有过底层磨砺的新一代领导人,会有更切实的解决中国问题的视角。
(作者黄晴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