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艺术时尚与财经

“AI+养猪” 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

时间:2019-07-27 02:3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670次
根据小龙科技给出的数据,以4000头存栏母猪或年出栏1.6万头育肥猪的单个养殖场计算,当前每头育肥猪可增加50元左右的收益,每头母猪则可增加570元左右的收益。

 


 

“AI+养猪”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

 

       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农业产业相关领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业生产效率,成为面对这一重大挑战的可行之道。

      近几年,人工智能这项“黑科技”横空出世,想通过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并且,该技术在医疗科技、智能家居、物联网平台、自动驾驶等行业的应用也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投资者的“宠儿”,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如腾讯的“AI生态鹅场”应用T-block技术,动态实时可视化的对“鹅厂”进行管理和远程操作,并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拿出一套鹅脸识别技术解决方案,实现对“鹅厂”里的鹅资料建档、投食等精细化管理;阿里云的“ET大脑养猪”使之前全凭人力来完成的猪场监测、繁育管理、疫病防疫等工作,未来都可以由视频图像分析、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物流算法等技术来完成。

 

生产效率低下,使养殖业成为人工智能投资“宠儿”

 

      为什么那么多人工智能投资首选养殖业?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实在太低了,成本又高,有点成果就可以立竿见影,使人工智能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

       以养猪业为例,中国是一个养猪大国,而非养猪强国。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规模化猪场生猪出栏占比44%,而2016、2017年猪价高企,又有大量散户大量进入市场,现如今的规模化程度只低不高。而发达国家代表美国,前十大生猪生产企业产能占比超过40%,其生产过程标准化程度也远超于中国。规模化程度低代表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下,国内猪场平均生产力水平也会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人工智能在养猪业的发展就成为一个契机,用来提高猪场管理效率,增加猪业产出,同时保障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信互联的猪联网将人工智能与智慧养猪进行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系统代替人工完成养猪产业的智能化、数据化过程,帮助养猪业朝着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转型升级。猪联网不仅想用人工智能改变养猪业的生产管理效率,还想将人工智能技术用来进行猪病自动诊断和智能监测。

 

视频可视化、个体识别,提高猪场生产管理效率

 

       视频可视化、个体识别让数据管理“智能化”,提高猪场管理效率。猪跟猪长得一样吗?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猪联网利用个体识别可视化算法、猪场视频可视化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猪只的个体识别和标注,智能盘点,并且还能自动识别猪只体长、体重、背膘、活体率、品种,自动录入相关数据,猪场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在线查看猪只档案、生长状况,观察猪只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人为干预。

      这波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工记录数据的时间,猪场工作人员不用每天投身于一堆生长状况记录表中,出栏时间一到,猪联网的人工智能管理系统会自动提醒猪场工作人员,哪些猪只,现在在哪个栏舍,达到预计出栏体重,可以进行出栏了。对于不小心进入其他猪舍的猪只,人工智能管理系统会标注出来,并立即通知管理人员。这样会使管理更加标准化、智能化,减少了人为操作出现的错误,提高猪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猪病自动诊断、智能监测,提高猪病防治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猪病的自动诊断、智能监测,提高猪病的防治效率。猪生病了怎么办?猪病通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收集了好几年的全国猪病大数据应用于猪病诊断,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和数据质量越来越高,通过算法模型,不断进行测试、回答、检查答案来训练,自动校对原有诊断及治疗模型的准确性。养殖户拍一张照片上传到猪病通,猪病通会自动识别照片,给出合理的处理方案。后期,猪病通的自动诊断系统还会通过不断的信息采集、解析、思考、学习,不断更新和优选解决方案。

 


 

       另外,通过养猪场猪病数据采集与分析,猪病通会对猪场可能发生的猪病进行提前预警,告知养殖户,并提醒养猪场要提前做好生物安全、疫苗免疫等工作,实现猪病的提前预防,以防该病进一步传播,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AI养猪的身份识别,并不一定要通过脸。

 

       产业互联网是什么?简单来说,是把互联网应用到产业里,而非将产业加入互联网中,即产业为主导,互联网要遵从产业的规律和玩法,同时产业也需要融合互联网的思维。不明白?没关系,我们准备了一系列不同产业领域的优质案例,供你建立具象认知,农业2025系列则是你触摸未来农业的一个窗口。

  

       中国是全球最大生猪养殖国家,2018年生猪出栏量6.94亿,整个猪肉市场规模大约1.4 万亿元,相当于智能手机总销售额的2.3倍,对GDP贡献率超2%。

       相比牛羊等其他开放式养殖品类,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较高,但依然面临产业效率低、疫病风险高等问题,高效、科技化养殖需求也愈发强烈,除了阿里布局,业内也已经有不少创业型智能养殖科技公司,包括36氪曾报道过的睿畜科技,以及今天要介绍的「北京小龙潜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龙科技”)。

 


 

       小龙科技团队成立于2015年,重点要解决养猪行业饲喂、管理过程关键指标的无接触、无应激测量问题,现阶段的切入点是通过物联网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养殖户解决体重测量、背膘测量、猪只盘点等痛点,目前的产品包括两个终端:便携式智能养殖工作平台-AIbox、轨道式巡视机器人-守望者,和一个生产数据系统,且软硬件都采用了模块化设计。

        小龙潜行的营收来源主要包括硬件售卖和每年的数据服务费,以500头生猪的单个猪舍计算,初次硬件投入成本约在2万元,每年需支付功能模块数据服务费约500-1500元不等。

       相比市面上其他智能养殖的解决方案,小龙科技最鲜明的特点是主张非接触式、无应激的理念,小龙科技的 CEO 鞠铁柱解释到,猪是极为敏感的动物,过多的人为干扰和破坏饲养环境,会造成猪只应激反应,不仅影响正常的生长,甚至会诱发各类疾病。

        因而,小龙科技研发的AIbox、守望者,全部都采用了AI视觉技术获取实时数据,以栏为单位,完成猪只的测重、测膘、盘点,精准度分别能达到98%、95%、99%。根据实时的背膘和体重数据,生产数据系统将自行进行预警,并给出适合的饲养方案,以达到精准饲养、减少浪费的目的。

        根据小龙科技给出的数据,以4000头存栏母猪或年出栏1.6万头育肥猪的单个养殖场计算,当前每头育肥猪可增加50元左右的收益,每头母猪则可增加570元左右的收益。鞠铁柱表示,随着技术的迭代和优化,将来还有效益提升的空间。


小龙科技智能产品应用场景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切入点,原因在于影响养殖户收入的三个核心维度分别是生猪的体重、品质、数量。

        其中生猪的体重、背膘厚度直接关系到生猪的饲养方案、繁育时机、健康状况、品质定级,但一个规模养殖场的生猪数往往有上万头,传统通过人工用上称、肉眼评估等测重、测膘,存在费时费力且误差大等问题,而养殖户无法及时掌握体重和背膘厚度的变化,就无法及时调整饲养方案。猪只盘点则确保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明确财产数量,规避管理漏洞(存活率误差、盗窃等)。

 


 

       在AI养猪里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命题——身份识别,该领域的企业大多也在讲一个这样的故事——通过精准的身份识别,检测猪只的变化,并帮助保险机构核验投保身份,避免“换猪骗保”问题。而关于身份识别,鞠铁柱有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猪脸识别是业内一个高热度议题,但相比人脸识别,给猪脸录入难度大且成本高,同时生猪生长快,脸部变化大,需要频繁录入,因而成本高昂且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不少AI养殖企业转而采用智能耳标等穿戴设备解决生猪身份识别问题。可穿戴式设备依然会引起猪只的应激反应,甚至感染等其他问题。

 


 

       鞠铁柱介绍到,养殖场的生猪可分两类:育肥猪和母猪,母猪作为能够增值的生产资料,是养殖场长期持有的核心财产,佩戴耳标的成本与产生的价值可以对等。但育肥猪饲养周期只有数月,上万头生猪一出栏,智能耳标作废弃用,即便智能耳标成本低至10元,也是数十万元的成本。

       小龙科技正在研发的解决方案是,给养殖场内的猪只发放唯一身份ID,并用视频追踪技术进行终生追踪,观察猪只各项指标的变化。在这种方案里,猪只在系统中只是一串数字代号,但确定了猪只的身份的同时,也不会因频繁丢弃智能耳标造成成本浪费。

       目前,小龙科技已经在多家猪场进行示范建设,并在筹建全球首个智能养殖无人猪场,2019年将完成1-2个高标的示范猪场。

       关于团队,鞠铁柱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研究如何用互联网技术及思维升级畜牧业20年,并在2015年在业内率先提出智能养猪理念。小龙科技目前在职员工8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0%,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0人,硕士50人,团队核心人员主要由畜牧行业专家、IT专家、工业制造专家组成,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如下图。


小龙科技研发中心架构

 

       鞠铁柱认为,除了团队,小龙科技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对行业的了解,鞠铁柱举例到,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许多企业在研发母猪发情期检测方向的产品,但规模养殖企业为了实现集约化生产,会采用批次发情的生产方式,也就意味着有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的部分主流养殖企业,并不需要发情检测这一服务,造成产品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据了解,小龙科技现已开放第一轮融资。

 

 


 

 

刘强东宣布“AI养猪”,让猪农们坐不住了

 

      刘强东宣布“AI养猪”,让猪农们坐不住了,不同于传统养猪方式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但是往往我们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很多人才会在发展中迷失方向,但是有些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方向也是有很强大的把控意识的,这些人一般也是我们认为的成功人士。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能够活得自由,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创业,做自己的老板,虽然自己很累,但是自己也是很充实的,可能最后也没有赚到很多钱,但是这也多少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我们国内,最近刮起了一股创业风,很多人都会在大潮中选择创业,创业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劳动去赚钱,有些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去获得回报,对于老百姓来书,也许养殖是一个除了种庄稼之外的收入来源吧。

 


 

       国内有很多的猪农,这些人是专业的养殖户,这些人懂得养殖的知识,同时也靠着这个方面的发展,把自己的生活过的越来越好,那么最近的一件事,也是让全国的猪农们都坐不住了,那就是京东的老大,刘强东宣布自己要养猪了。

       不同于传统养猪方的是,刘强东养猪希望可以通过AI技术来帮助自己完成整个过程,作为一个科技界的大佬,这也的确是不容易的,所以刘强东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算盘的,自己不仅仅拥有自己的电商王国,也许未来,自己的商品也会是来源于自己的工厂了。

 


 

      在我们国内,有很多人养猪,主要是我们是一个大国,同时我们国家的人口也是很多的,所以算下来,平均两个中国人一年就要吃掉一头猪,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毕竟我们的人口都是数以亿计的。

       京东养猪也是看中了这个市场,因为在我们国家,虽然猪农也很多,但是这些猪农的技术也是多少会有些漏洞的,所以我们的猪农的养猪效率也是非常的低的,对于猪饲料的成本,我们也很难控制,主要是人力成本比较高。

 


 

       我们印象中,自己家里养猪的时候,都会选择自己做猪饲料,这些猪饲料也是以一些秸秆为原料,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这些也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刘强东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在京东的养猪场,我们能够看到,猪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刷脸识别的,京东为了自己的养猪场,也是投入了很多,看得出来,刘强东就是想着能够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同时也是最大的改善了猪的生活环境。

 


 

       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开发出了专门用于给猪刷脸的摄像头,所以这样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之后,我们也是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猪的生长状况,同时什么食物是猪喜欢吃的,或者是猪的一些运动记录,都会记录在案。

 

       同时在猪舍里面,还有各种智能设备被派上用场,用来检测猪的生长环境,所以看得出来,有些猪的生活环境,比我们人类还好,因为他们是利润的来源,所以要时刻的保护好这些猪。不仅仅在养殖方面下文章,同时还对猪粪进行有效地利用,这也是一整个健康的生产链,所以,未来,我们也能够和欧美养殖业的差距更小。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