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养老论坛

京城内外的“养老迁徙”

时间:2014-05-26 11:5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30次
对于普通的北京老人来说,积累一生,最大的积蓄莫过于“房”。而当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民办养老院费用高企、保姆薪酬几乎与退休工资相当……养老期待与现实之间产生的种种落差,能否通过“倒腾”手里的房、手中的钱得到弥补?

  


 


 

      对于普通的北京老人来说,积累一生,最大的积蓄莫过于“房”。而当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民办养老院费用高企、保姆薪酬几乎与退休工资相当……养老期待与现实之间产生的种种落差,能否通过“倒腾”手里的房、手中的钱得到弥补?

 


    【京内置业】


观察 从城里小房搬到郊区大房

 


      正午的北京太阳城南大门,王建勇拄着拐杖慢慢踱步。妹妹王建华和外甥女伴在左右,三位老人边聊天边等着中介小李带她们看房。

      82岁的王建勇,已是第二次来到这个位于小汤山的京城著名养老社区。前不久儿子曾带她参观这边的银龄老年公寓,偶然看到宣传册,得知社区里还有商品房出售,她便动了卖掉西单的老房子,在这儿买房的念头。

      比起西单目前每平方米六七万元的房屋均价,太阳城的房价仅为三分之一,这么一倒换,资金便颇为富余。但王建勇还没来得及跟孩子商量,“也许他们还有另外的考虑。”

      石大爷已提前走完了用市区住房置换养老房产这一步,王建勇她们看房时,78岁的他正用高压锅在阳台上焖着排骨。

      石大爷和老伴过去住在北师大路南的一幢老式居民楼里,“算上墙48(平方)米”。没有电梯的六楼,老伴儿总念叨着“爬不上去”。2009年老两口一狠心卖了房,在太阳城买了套一百多平方米的大两居。“环境好,有食堂”,石大爷历数着小区的优点,“就是没有馆子。”他呵呵地笑,赶上想吃哪口儿食堂又没做,就只能自己动手了。

      住户余阿姨则更为“资深”,2006年那会儿,太阳城的广告在电视上打得凶,她和老伴儿过来看,很快就相中了。“绿化挺好,你看这楼间距。”她挥舞手臂指点着,“都是6层板楼,电梯进深特长,能放下担架,楼门口有缓坡,方便轮椅出来。”

      余阿姨没卖房,儿子花80多万元买下一套140平方米的三居室,老两口从和平里的小房子搬了过来,跟对门一位老太太做了邻居。

      绿荫阻隔了炽热的阳光,午后的太阳城十分安静,偶有老人踱步在石子小路上,或坐在湖边长椅、凉亭里休息。下午四点多,社区里开始变得热闹。老人们陆续出来遛弯,健身器材周围聚集了不少腿脚好的老人。

      许大爷夫妇逗弄着六个月的小孙子,退休前他们是北京邮电大学的教师,现在到了“发挥余热”的时候。因为儿媳在附近工作,很早就买了这里的房,当时每平方米才五千多元,目前一家五口共住三室一厅。“这儿空气好”,许大爷笑眯眯地说,“儿子上班远点儿,只能辛苦他开车来回跑了。城里有套小房子,等孩子上学的时候再回去。”

 

 


 


缘由 选择养老房产的实质是不想去养老院

 


      在外人看来,王建勇其实没必要卖房,作为部委退休员工,她每月的退休金有四千多元。住在银龄公寓,不买房的话,完全负担得起每月三千多元的费用。

      可王建勇认为,如果真到这边来养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感觉才是家。“我也不用去养老院住,天天过来吃饭就行。”她的内心,总是带着对养老院的抵触,因为“有过体会。”

      老伴儿去世后王建勇一直独自生活,大儿子常跑深圳,小儿子一家去了美国,只有二儿子时而探视。“他们也都五六十岁了,自己家一大堆事儿。”几年前王建勇做了心脏支架手术,身体不如从前好,曾住进城里一家养老院,可半年便搬了出来。

      “很孤独”,她轻轻摇头,“原来儿子中午能带我出去吃顿饭,我觉得非常愉快,看到儿子了。在养老院呢,知道妈妈有饭吃有医生,看一眼说妈,你挺好的,就走了,家庭的欢乐没有了……”王建勇哽咽起来,抹了抹眼睛,“而且里面那些哼哼哈哈的老人,这病那病,今天明天急救,也看不到小孩,那种气氛……”

      “能走能动,都不想去养老院。”60多岁的崔阿姨说出了老人们的心声。多位老人坦言,不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是不会选择养老院的。

      “我们都喜欢住在家里,可完全独立生活又觉得吃力,请保姆经济上也负担不起。”王建勇只在刚做完手术后用过几个月保姆,那时候工资的一半付出去,自己还能剩下两千。现在保姆的费用涨到三四千元,和她同院的退休干部都舍不得雇。

      和王建勇考虑的理由类似,多位已经在此购房的老人表示,住在养老社区,房子是自己的,有家的感觉。周围还有很多普通小区并不具备的食堂、医院、家政服务等配套设施可以为日常生活“帮一把”,对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而言算是折中的选择。

      “这里住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养老院组织各种活动,书法、绘画、手工小组,教老人串珠子什么的,社区老人也能参加。”许大爷的老伴儿说,虽然因为要照顾小孙子,他们没有精力兼顾,但“看看也挺好的,热闹。”

 


 


顾虑: 首当其冲就是“看病”

 


      从二三环之间的和平里搬到昌平远郊,对本来就不怎么爱热闹的余阿姨来说没有太多不适应的地方。但在王建勇心中,一想到要离开住了几十年的西单老屋,“卖房”的念头又摇摇欲坠起来。

      “我们邻居之间都相处很多年了,有感情,平时互相还真有个照应。小孩子见到我都‘王奶奶、王奶奶’地叫,说搬,我不舍得。”她神情有些黯然,“搬到这里,我谁也不认识,出去看这些树和花?我也没太大兴趣。”

      比单纯情感更让王建勇犹豫的,是现实的束缚。虽然经过十几年发展,太阳城已算是北京知名的养老社区,但各种设施总还是“差一点”。

      首当其冲被老人们提及的就是“看病”。虽然社区有自己的医院,算是最大亮点,但它能承载的功能实在有限。“发烧感冒、打个点滴什么的还行,大点儿的病就不行了。”余阿姨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定点医院是北大人民医院。因为交通不便,每次过去都得打车,至少要花上100多元。

      这也是王建勇最大的顾虑,“我一直在北大医院看病,它了解我呀,而且水平肯定比这个社区医院要强,我也不能在这里立档。”

      许大爷夫妇守着小孙子,每天已经十分满足充实。而且许大爷笑言自己上了年纪,社交、吃饭……各种需求都少。唯一不方便的也是老伴儿看病的问题。“每次去定点的北医三院,都得儿子开上三个小时的车,还往往挂不上号。”

      “我提个建议啊,一些大医院最好能在各个郊区开分院,把资源分散出来,别都堆在城里头。”许夫人细声细语地说,“能在附近看的就看了,这样老人也不用总往城里跑,还能减轻城里的交通拥堵。”

      另一个老人们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小区里购物中心和超市的价格有点贵。“唉,有就比没有强啊。”余阿姨倒是很豁然,“都是老人,东西卖得慢,周转不开,地方又远,能理解。”

      远离城区,买菜对老人们来说也不是特别方便。据许夫人介绍,每周二、四、日的早上,有附近的人会挑担子到南门来卖菜。“像我们腿脚好的,拉上小车就去了,腿脚不方便的怎么办呢?”许夫人希望,社区既然以“养老”为主打,各种服务不仅要有,更要精。“比如可以仿照很多城市都有的送菜进社区,打个电话,老人加一点费用,可以随时送新鲜蔬菜进来等等。”

 

 


 


    【京外置业】

 

范围窄要求高,不能养老只能玩

 


      与“京内迁徙”的老人们不同,一些老人选择把房产买在外地。根据环境与气候在两个城市间进退,以求最大程度地同时享有便利及舒适。

      年初时,综合多方考量比较,薛强给60岁的父母买下了广西北海一套两居室。买“度假房”的念头在薛强脑海中其实盘桓已久,父母晚婚晚育,31岁才有了他这个独子。单身的他想趁着父母身体还算硬朗,自己又没孩子“牵绊”他们,赶快让老两口享受几年退休后的“黄金时光”。

      有朋友在南方海边买房,说住着舒服。但选择海南三亚还是广西北海,一家人颇为纠结了一番。去年秋天,薛强干脆安排父母分别到这两个地方的朋友住处各“感受”了一个月。

      节俭的父母侧重于生活成本的考量,看到三亚“公交车5元,土豆一斤3元”,而北海差不多只要一半的价格,心中的天平便倾向于后者。加之北海比较清静,房价也远低于三亚,一家人统一了意见。薛强选择了北海中心城区的一套普通民宅,89平方米,不到40万元。“老小区,物业费低,周围公交、超市、医院,什么都有。”

      在薛强看来,说“养老房产”其实不现实。“每次去都要坐飞机,父母得有这个身体条件。身体好的时候去住一住,用不着了再说,反正能顺便升点小值。”

      和薛强的观点类似,在刘元烁看来,虽然父亲常把自己鲅鱼圈那套70多平方米的大开间定位成“养老房产”,但“不能养老,只能偶尔去玩玩。”

      和一般北方人“南下”买房不同,刘爸爸选择了“北上”。前年鲅鱼圈有团购政府养老房的机会,内部价3500元一平方米,比周围房价低了一千多。刘爸爸的朋友不想买,把指标转给了他。一个开间买下来,才花了20多万元。

      房子委托给包工头装修,去年十一,刘元烁和老公从北京开车带着父母,第一次去新家里住,连带着把家具补全。比起冬季去海南,鲅鱼圈都是夏天去。十月的海边,已经有点冷了。“我们那是新小区,地理位置一般,但空气确实很好。有基本的小超市和菜摊,但购物、医疗比起北京来可就差远了。”

      对于房子涨跌,刘家并不在意。“才20多万,能怎么涨怎么跌?比在海南买便宜多了,而且也近。爸妈年纪再大些,不能坐飞机的话,也能一起开车来玩。”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