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史库

上海知青在贵州插队的记忆

时间:2013-05-09 06:4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863次
哲学家说,苦难是人生的富贵财富。对于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来说,回忆往往是幸福人。

 


 


 
  哲学家说,苦难是人生的富贵财富。对于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来说,回忆往往是幸福人。

 

  “我今年61岁,上海生活17年,贵州桐梓生活43年,桐梓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算是桐梓人了!”

  2012年8月11日下午,我在翎悦山庄包房内采访上海知青陈建时,他那地道的桐梓口音,让你一下子感觉不出他是外地人。他给我叙述起自己的经历,一脸轻松愉悦和幸福乐观,让我也仿佛从他们那一代人经历的苦难中尝出甜美来。

 

1

 

  陈建是来自原上海市杨浦区民联中学的知青。

  50年代的上海,家庭子女一般都在三到五个,多的七八个,甚至十多个,当时全国上下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生孩子多的,还被称为“光荣妈妈”,比如他家就是五姊妹。他生于1951年,排行老二。大哥长他一岁,三弟小他两岁,老四老五是妹妹。66、67、68那三年,他和兄弟正好上初中。那三届的初高中学生,原则上必须上山下乡。

  1969年4月10日,他坐上知青专列,告别父母,奔赴贵州。

  他们那一批是分到贵州遵义地区。知青专列到遵义南北站下了几节车厢,到桐梓站下了几节车厢,到太白站又下了一节车厢,最后只剩一节,“况且况且”地拉到松坎站,交给地方,火车就调头走了。

  那天是1969年4月13日。

 

2

 

  当时虽然读初中,但对贵州一点印象都没有,感觉是个相当落后的地方,甚至连这个地名都很模糊。虽然留恋家庭,但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感觉很新奇,一路上欣赏沿路风景。火车过桐梓,从车窗看,还有几栋高楼,一块大坝子,不错,到了松坎,有河,有小镇,非常高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原始和落后。

  一下火车,火车站两边是欢迎的队伍,小学生夹道欢迎,敲锣打鼓,打着横幅标语:“热烈欢迎毛主席派来的小客人!”

  在松坎区集中后,各公社或生产队的干部就背起背篼来,点到名的,把知青的行李背起,像领一头小羊一样,把插队知青领回到各自的公社、大队或生产队。

  按名单上的分配,他是到九店公社的瓦房生产队。到了松坎,心想,松坎有个小街,有铁路,有公路,交通方便,有河,还不错。自己所在的点,既然叫九店公社,应该还有九个商店,可能还有点繁华,不错,比其他地方好,其他的比如木瓜、三元,一听名字就感觉不行,但一打听,九店离松坎还很远,还要步行二三十公里山路,他心想,算了,还是离松坎小镇近些的地方好。那时到了地方,还可以自由调配,于是,他就选择留在松坎区水通公社那个点。

  各知青点的条件不一样,有的点上有土坯房子,有的没有,就将就临时借用粮食仓库或寺庙做知青住房。他们那个点就是煤矿的一个仓库改建的。一个点五名,他们那里是两个生产队的知青点,10名知青共住一个仓库。

  从家里出发时,父母把能想到的能准备的都塞进背包,碗、筷、大米、酱油都是带起的。但人小,没有独立生活经验,比如烧火煮饭就成了一个头等难题。虽然生产队事先就把灶头打好,有大锅、饭甑之类的厨房用具,但不知道怎样把大米做成米饭。上海用的是煤炉,煮饭是用铝锅慢慢的焙熟,俗称“随水干”,而贵州的做法完全不同,先把米在沙锅里煮到七分熟,用烧箕滤起来,再用甑子蒸。工序复杂得多。贵州的锅是尖底,又是烧柴,知青都傻眼了,不知如何弄。生产队派了一名妇女干部来协助他们弄生活,双方语言不通,说了半天,只听她在回答“没得”“没得”,但不知道“没得”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知青向她要东西,问这样,“没得”,问那样,“没得”,大家又不知她的姓名,不知如何称呼,干脆就叫他“没得”,叫久了,无形中就叫成那妇女干部的绰号了,后来,知青有什么事要请教过问,隔老远的就喊“没得”“没得”,那叫“没得”的妇女也知道是知青叫她,立即应声答应,尽管后来大家语言慢慢可以沟通了,知青需要的东西,她也能拿出来了,大家也还是叫她“没得”,她也没计较,时间长了,还乐呵呵的。

  “没得”教他们烧火,柴要横着放,架空,要用吹火筒吹。知青开始学用吹火筒,用力过猛,灶堂的死灰被这一口气一激,腾地翻滚过来,呛得知青满头满脸,火吹熄了不说,还呛得喘不过气来。

  ……

  解决了吃的问题,拉的问题又摆在知青面前。黔北农村解溲的地方是农家的猪圈、茅坑,没有专门的厕所。上猪圈,一蹲下去,猪就“哄——哄——”的叫唤着直朝屁股下面拱。男知青还好,女知青吓得尖叫,东躲西藏,再也不敢上农家猪圈。上海人用的是马桶,向生产队干部要马桶,他们担来一挑粪桶,一根扁担。知青看着不知这个有什么用,说我们要的是马桶,不是这个。(注:上海马桶就是木制坐便器,放在家里面的角落,供人大小便,第二天一早,提放到家门口,清洁工人会摇着铃铛,提醒没提出来的人家提出来,然后挨家挨户的倒掉,冲涮干净,晾晒一下提进屋,所以,上海的马桶,相当于一个家庭小厕所。)而黔北的县城、城镇多是用的茅坑,农村则是猪圈,什么叫马桶,根本不懂,知青比划了半天,就连当地干部也没搞懂,放下粪桶就走了。小便倒好解决,大便怎么办,一个个子大一点的,费尽力气蹲到粪桶上,结果卡擦一声,粪桶踩翻踩坏。女生讲究卫生,急得哭,男生给她们支点子,钻进庄稼地解决。农村人看见,嘲讽知青不要脸。

  生活习惯的差异,吃喝拉撒睡,是上海知青和黔北农村交融的第一个节点,时间一长,这些笑话也就不成为笑话,回忆起来反而是件趣事。很多知青说,回到上海后,做梦都是在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村庄生活的场景,黔北山村农民的纯朴和善良还时时在他们脑海闪现,很多当了国家大干部的同志,还没忘记农业农村和农民,应该是那个时代留给人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陈健说,2008年,他们那个点的几个上海知青回到当年插队的村庄,还专门找到当年那绰号叫“没得”的妇女干部,看望她。“没得”虽然七十多了,但耳不聋眼不花,心态很好。他们仍然忘不了带着玩笑的口吻:“没得,你不认得我们不哟?”大家摆谈起当年的往事,时时带出一片欢笑声来。陈建说,毕竟当年,“没得”干部在生活上或多或少地照顾过我们一段时间,回忆起来很亲切。那次回访,他带了录相机,一家一户的去走走坐坐,谈起往事,不胜唏嘘,感慨时间流逝之迅速,感受山村今昔的巨变。他把那一次的回访刻成光碟,一人一盘,珍藏着。

  他们珍藏的哪是一段回忆,那是一片人间真情!

 

3

 

  刚来的时候,定量,24斤,12斤大米,12斤苞谷。凭粮票肉票购买,钱自己掏。那时,知青家里条件好的,每月资助15元,条件差的也有好几元,大家把钱、粮凑在一起,平均起用。然后又通过父母的关系,搞点全国粮票来,拿到仓库换成贵州粮票,再换成钱。全国粮票全国通用,所以要贵些,比如全国粮票能换成一元钱的话,贵州粮票最多只能换5角。当时拿全国粮票去买米买面,质量也好得多。他们就这样,还算混过了。一年过后,停止供应,拿工分吃饭。男劳力劳动一天,挣10分,折成现金1角多。真正开始同吃同住同劳动了。绝大多数知青根本没干过体力活,不知什么叫水稻、玉米、红苕、洋芋,还以为是树上结的果实。看到农民自留地的苞谷比生产队的好得多,就去掰,开始的时候,农民怕,这是毛主席派来的小客人,不敢得罪,过了几天,老百姓很生气,甚至破口大骂。知青虽然听不懂,但从他们指手画脚的神态中,知道这东西不能乱掰,那是人家的口粮。

  劳动开始了,队长在坡上一吼,哨子一响,今天哪些到哪里做什么,哪些到哪里干什么,大家就从屋子里出来,扛上农具,朝队长指定的地方聚集,开始劳动。他们最先干的一项农活是给玉米地除草,锄头捏得紧紧的,使劲一挖,砰砰砰一阵,草没除着,反而把苞谷挖断了,农民看了很心痛很可惜,叫他们不除了,坐边上看人家劳动。农民劳动起来轻松自如,有说有笑,一会儿就除了一大片,烈日一晒,玉米精神抖擞的,杂草看着看着就焉不拉几了,拈起来一看,死了。自己没除几行,手掌上全是血泡,动不了,轻轻碰一下都痛。但看看农民,这么苦,这么毒的太阳,他们劳动得很开心,有的还相互吵架骂架,骂到恶毒处,其他人也停下来,听骂架的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开战,虽然听不懂,但从她们的神态和语言声调中,能分出谁胜谁负。骂不过的,会扔了手中的锄头,扑上去抓住对方的头发打一架,直到生产队长来制止,大家又骂骂咧咧的分头劳动。本以为她们从此成仇了,谁知第二天,又在一块劳动,说不定又好上了。农村人不记仇。

  给玉米地除第三次草是最累的活儿,手臂上全是红疙瘩,又痒又痛,农民大爷告诉他们,你看,我们穿的是长袖,虽然热,但玉米叶子就刷不到手臂了。农民的智慧,是劳动中总结出来的,简单实用。

  除完玉米地的草,就该薅秧了。看着稻田的泥浆,像粪一样,不敢踩,又怕有石头,有虫,穿长裤下去,在田里蹬来蹬去,踩得乱七八糟的。

  背,同样如此,先以为背得动,是那种尖底背篼或稀眼背,背牛粪,有蛆,手抓起撒到田里,一边抓一边撒,发醇的,又脏又臭,刚开始闻起,气都不敢出,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了,整脏了,到松坎河里洗个澡,欢乐又撒满了河滩。

  刚开始洗衣服,在田边的水井里洗,他们不知道那就是水井,就在里面洗衣服,结果,农民看到生气得不得了,说,你们吃的就是这水井里的水,怎么在水井里面洗衣服呢?知青看着一个池子里漂着绿苔和水草,不敢相信自己吃的水就是这里挑去的,结果,农民叫知青和他们一起去挑水,看到农民把水桶在水面上一撇,把水草和青苔撇在一边,然后舀到桶里的水就是清清亮亮的井水,他们才相信了。当地人洗衣服没用过肥皂、洗衣粉,看到满水井漂满白沫,像放了毒药一样害怕,要把水井淘洗几遍。后来再也不敢在水井里洗衣服了。

 

4

 

  晚上上山守苞谷打野猪是最有乐趣的一项工作。一晚上当一整天的工分,和当地的回乡知青一起,又好玩又刺激。两个人约起,手提一根大木棒,来到大山沟里荒无人烟的地边,农人早已在山坡上搭一斜屋顶的窝棚,守夜的人就住在里面。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野猪会来,不知道如何才能打跑野猪,什么都只是跟在后头好奇地看。有经验的回乡知青,隔一定的时间从窝棚出来,在山上“窝——窝——”的吼,还用红布把手电蒙住,在山上绕,那一点亮光,俨然成了黑夜的中心,所有的吼声都从那个夜的圆点发出,吼声大,回音也大,整个山谷在黑夜中,像在颤抖一样,据说,野猪听到吼声,又看到红光在山谷闪烁,就害怕地逃走了。有些守夜的老农,黑暗中点燃一锅旱烟,在庄稼地的高处蹲着,像衔着火苗的雕塑,又像为自己点燃了一柱清香。清风吹拂,庄稼影子和地边守夜的农人,一动一静,像一出戏剧。

  月夜,坐在庄稼地边,一片一片的庄稼仿佛在风里向守夜的人点头施礼。山里的夜很静很辽远,天空很清亮,可以看见很多不知名的小星星,大家一起摆谈农村的趣事,回乡知青因为知识面比农民广,交流起来也就容易得多,大家互相摆各自的故事,大家对对方所讲的都一片陌生,很过瘾,也就不觉得累了,相反白天上工,还不如晚上去守夜,有时,半夜三更实在寂寞了,大家唱一支歌,农人唱山歌,歌调单一悠远,高亢雄壮,听着让人振奋,他们也把上海的一些流行歌曲带进山野,有时,对面山上知青也应和一首,大家你一曲我一曲,像部队拉歌一样,不知不觉,晨曦来临,太阳出来,大家踏着晨光回去,然后蒙头大睡。

  和农民打交道的时间久了,慢慢就产生了感情。农忙时节,乡亲们昼夜辛劳顾不得洗澡和换洗衣服,身上难免有些汗味,这些汗味,夹杂着山野的草木气、泥土气、庄稼气、旱烟气,混合成了大地气息,整个农村的生活气息,久而久之,有的知青开始从这混杂的气息中嗅出希望的味道来,对农村的生活方式开始反思,开始想办法让农民摆脱愚昧和贫穷,比如教农民的子女读书识字。这是教育的启蒙,是人性的闪光,很多知青就因为知识的力量和吸引,和农民交上了朋友。

 

5

 

  刚开始,集体分给知青的自留地,空着,时间长了,也就学着种蔬菜。四季豆是一种藤蔓作物,要给它立一根可供攀附缠绕的竹杆或木棍,才能结出好大豆,当地人叫“上站站”,他们看农民从山上砍来小树作支架,也就拿上刀,到山上砍树,不知道农民砍的是杂木,他们一去,看到成片的小树,拇指那么粗,正好可以作豆豆站,于是大捆大捆的砍回来,还嘲笑农民砍的豆豆站不直不光滑,他们砍来的又直又光滑,好看又好用,结果,他们砍的是集体新栽成活的树林,松树柏树都被他们砍了,这简直是要了农民的命一样,报到大队,大队报到公社,公社派来民兵,群众也气愤地赶来了。

  “哪些砍的树,捆起!”

  民兵们拿的拿绳索,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大义凛然的,看来这一仗肯定要干了,知青知道惹了大祸,但又不愿服软,心想一旦认了,就只有挨批斗的份了,他们大多是从红卫兵过来的,知道批斗的滋味不好受,于是也就雄起,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两大阵营,互不相让,而且放出狠话:

  “敢捆,哪个捆,今晚你家的猪啊、牛啊、鸡啊就要遭秧。”

  公社领导带民兵来,主要是吓唬教训一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并不是真心要捆哪个,毕竟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派来的小客人,整过伙了怕担当不起,双方僵持一阵,大家都找个台阶下,也就算了。

  知青种的蔬菜,自己吃不完,摘到小街去卖,不好意思去叫卖,就摘来拿给当地农民,请他们去卖,钱归农民。这样一来,勤劳朴实的农民,反而觉得欠了知青的,就说,干脆你到我家来吃饭。于是把腊肉整起,虽然没什么佐料,就盐、辣椒,但那腊肉长年烟熏火缭,黄金色的肥肉,特别香。农村人辛苦,要有贵客来了才整腊肉招待,一来二去,知青回上海时,给他们带来洗衣粉、肥皂,特别是糖果,一大把一大把的,大人小孩都像宝贝一样,大家的关系就进一步密切起来。多数农民都吃杂粮,很难遇到吃两兼饭的时候,遇到家里面整两兼饭吃,他们就给关系好的知青递个信:“今天到我家来,我们整两兼饭吃,安逸。”知青也就常常到农民家头作客,俗称“杀杆子”。

 

6

 

  冬天,主要任务就是背煤。煤矿的石梯非常高,踩木桥过河,到山顶去背回来。去的时候,背个空背篼,一蹦一跳的,心想,好玩极了。由于一路上蹦蹦跳跳的消耗了太多体力,加上没背过东西,背二三十斤面煤,全部压在背篼的底部,重心向下,驼得人根本直不起腰,看到陡峻的石梯,双脚打抖抖,像筛糠一样,憩的时候,脚都还在抖,憩下来就不想走,人家背到家休息好多时间了,他们还在路上磨蹭,背了两趟就不再想去背了,太恼火了。但自己的烧煤怎么办,晚上去偷,晚上到农家的煤坑去偷夯好的煤块,或到砖窖上去偷现成的煤坯,偷一块来就够好几顿饭用了。

  陈健说,老百姓包容他们,至今想起来感觉惭愧,一是自己做不成,二是从当初热血沸腾的青年到广阔的农村大有作为的理想破灭了,大家都很迷茫,感觉没有出路,就自暴自弃,乱整。心想,农村这样苦,一年下来,连吃饭都成问题,看着农民一身牛力气,一年辛苦到头,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所学的知识又派不上用场,很迷茫很困惑。物质的贫乏,可以去偷,精神的贫乏就无药可救,当时最缺的就是精神食粮,有的知青就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走上犯罪或自杀的岐路。

  没有什么书可读,来的时候带的一些爱情方面的书籍,成了知青们的精神食粮。正是谈情说爱的妙龄,谁不想到书本中学那么一招两招呢,但这类书是禁书,是要遭批斗的。那时的纹帐是蓝纱布做的,晚上把纹帐放下来,坐在里面,点上煤油灯,悄悄的看。那时没娱乐的地方,松坎还好,隔松澡煤矿近,听说有电影,沿着铁路,走路去,两站路,人年轻,好耍,大月亮,早点起身,到松澡煤矿篮球场看露天电影。人们早早的就守在那里,黑压压的尽是人头,像一坝站立的煤块。电影一结束,灯笼火把像散开的火的河流,从松澡煤矿的大坝延伸到四周的大山,像一条条舞动的长龙。

  一路上都是谈论电影的声音,好集中的话题。

  记得第一次看的是《东方红》,虽然在上海就看过了,但感觉还是很过瘾。后来看《地道战》、《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等样板戏,虽然在上海都看过,照样反复看。那时没有电话,和家里面的联系只有写信,跑公社,跑街上,看邮电局有没有信件来,有没有汇款,邮电局的邮差是个老头,大家把他的身影记得最牢,在山上干活,一看到邮差路过,放下锄头就往往山下跑。

  这就是想家的冲动!

 

7

 

  开始招生招工,看着身边表现好的都陆陆续续走了,恐慌感又袭上来,那时争一个“招工指标”、“招生名额”以及“推荐上大学名额”是多么重要而且来之不易,只有抓住这些机会,才有可能改变身份,改变人生命运。

  陈健说,1971年招工第一批,公社推荐两个,其中就有他的名额,是开阳磷矿,结果面试通过了,但政审时,他因为家庭社会关系复杂,家里面有人是海外关系,有人在台湾、新加坡、法国,黄了。后来,生产队推荐入团,一填表,政审,一看社会关系,又被刷下。第二次,贵州钢铁厂招工,公社又推荐他,招工单位要先看人,一看,行,但一看政审,黄了。招工都这么难,招生、读大学就更不消说了。

  不过,经过几年的摔打,他因为文艺才能出众,他的普通话好,又会相声、曲艺,还自编自演舞蹈,或者伴奏,拉二胡,弹三弦,敲边鼓,或吹口琴,常常参加大队、公社的演出,推荐到区里面、县里面参加演出,和区里面的领导关系也就逐渐融洽起来。松坎区委书记书记周天银对他很关照。当时区里面有一辆拖拉机,用了一段时间,轮胎坏了,要到上海才能翻新,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陈健看到周书记焦头烂额的样子,说,我在上海有路子,他父亲就是上海轮胎翻修厂的技术员,通过他的关系,拉了四个轮胎来,解决区里面交通工具维修的难题。所以,虽然他是那个知青点上最后离开的,但因为有当地干部的关照,让他渡过了人生的难关。

  1976年,也就是最后一批,水电八局来招工,这家招工单位比较开放一点,只要面试过关就行,政审反而相对松一些。他从上海接到电报,立即返回桐梓,在县城一见面,那招工的是北京来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有种他乡遇老乡的感觉,见面的气氛很和谐。面试结束后,招工的叫他回生产队等。当时招工的说等不了好久,但左等没消息,右等没消息,心想是不是又没搞头了。结果是76年右倾翻案风,天安门事件,又把他们的事搁下了。这时,一起来的知青,那个点就只剩下他们两人了,看到人家都走了,着急。正在灰心丧气的时候,接到水电八局的通知,跟北京的师傅在乌江搞钻探,建设乌江电站。他们一起去的,还有两个在三元插队的上海知青,一个在木瓜插队的上海知青,他们一起招到工地搞建设,下体力,当建设工人。

  他在乌江一呆就是六年。

 

8

 

  别说贵州穷、落后,松坎这地方,当时还有照相馆,是他们感觉欣喜的乡村亮色。记得有一家姓郭的照相馆,他们松坎区的知青到天坪箭头的烈士墓去搞忆苦思甜活动,就是请的这家照相馆的师傅去拍的照片,他们40年知青聚会的时候,有人翻出了这张照片,大家像一群毛头青年一样,围在一起,指着照片上的人,说这是谁,那是谁,当年干些什么,当然是闹笑话的故事传得最久远,也最让人记住,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插队落户的村庄。

  他到贵州来,不仅扎根生存,还在松坎街上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说,这得感谢他的“红娘”——褚老师。褚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上海人,分到桐梓复兴中学任教,后调到松坎中学任教。因为是老师,所以和他爱人的父亲(原桐梓县科教办主任)关系很好,褚老师的出面,让他在那寂寞的松坎小镇上找到了幸福甜蜜的爱情。他和妻子从相识相爱到结婚成家,如今牵手走过了40多个春秋冬夏。他说,认识爱妻时,她还是松坎供销社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去乌江(水电八局)时,妻子还在松坎供销社上班,两人两地分居整整六个年头,最后才在多方努力下,从乌江电站调回桐梓,在桐梓茶厂当工人。当时的茶厂属遵义地区外贸局下的一个企业,后转为地区供销社,他从一名工人做起,先后担任厂办公室秘书,厂长助理,一干就是十一个年头。93年借调到桐梓县城开发指挥部,开发河滨大道,在指挥部干了半年,县领导看出他是个人才,直接提拔调至桐梓县轻工业局担任副局长,96年行政体制改革,调至桐梓县统计局担任副局长,直到退休。

 

9

 

  我问他,你还想回上海吗?

  他说,当年退休的时候,是有这种想法,叶落归根,毕竟在上海土生土长,在杨浦街坊度过了十七八个年头,想回去,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双老还在,回去陪陪他们。退休后在上海呆了三年。子女的户口虽然都办到上海了,但人还在这边工作,所以,为了照顾小孙孙,又从上海回到桐梓。

  想想自己的一生,仿佛一粒被时代大风吹来的种子,不仅在贵州生根发芽,还开花结果了。一个人来,现在一家五口,多像一棵从大都市移栽到黔北山沟的小树,已经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壤,难舍难离。

  我的话题又回到采访的主题上来。我告诉他,今年,桐梓县政协要编一本关于上海知青在桐梓生活的书籍,虽然当年的政策很多还没解密,但这一代人大多退休养老,人员也在慢慢消减,如果不及时收集整理这批活着的档案的话,将来对研究这块历史的人来说,会是一个空白。

  不管怎么说,这段历史对一些知青来说,是一场浩劫,但从大的方面看,上海知青的到来,给黔北古老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知青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慢慢被农村人效仿,比如年轻人开始刷牙,妇女也开始用上卫生纸。他们和当地青年一眼就可分辨差异,尤其表现在知识层面、眼界和视野上,他们的服饰、头式,言行举止,直接影响了当地年轻人,更高层次的,连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都发生了逆转。他们的插队,给黔北这块古老而沉寂的土地带来的不仅是新奇,更重要的是上海文化和黔北乡土习俗的冲撞与融合中,让这片土地焕发了生机。

  4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黔北农村,水、电、路、通讯、楼房,样样紧跟时代步伐,很多农村建设得比城镇还好。陈健作为那个知青点上的上海知青联系人,曾组织他们回来探看,看到当年插队落户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脸上露出了笑容!
 


 
           发表于2012-09-17    作者: 王宗伦  原文题目为:《知青记忆》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