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返城史录

刘蕴秋:漫漫求学记(下)

时间:2012-01-04 08:3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607次
十 考期越来越近,秋秋有很多数学问题没弄懂,也没处问,知道以这个水平去参加考试肯定考不过,急得团团转。万般无奈,最终下狠心放弃这门课的考试,心想:与其把精力放在最有悬念的课门上,还不如保住其他两门课及格。否则,到头来三门都不及格,就更得不偿

 

 
       考期越来越近,秋秋有很多数学问题没弄懂,也没处问,知道以这个水平去参加考试肯定考不过,急得团团转。万般无奈,最终下狠心放弃这门课的考试,心想:与其把精力放在最有悬念的课门上,还不如保住其他两门课及格。否则,到头来三门都不及格,就更得不偿失了。于是秋秋加强了其他两门课的复习。
       那门统计课确实难学的厉害,光是那些专业名词就那么拗口,好像蹩脚的翻译译成的充满洋味的中文。用秋秋的话说:统计学的专用术语为什么那么不像中国话呢?好在统计学快班课老师好,他能把难懂的专业语言翻译成大白话,让学生一听就懂。老师叫成龙,与电影明星同名。成老师看上去像是秋秋的同龄人,一天他讲课时无意提到,他插队时抡板橇的历史,印证了秋秋的猜测。成老师教学水平高,且平易近人,学生有问必答,言简意赅。他同时任教几门课,都教得不错,深受学生爱戴。闲话少说,那年深秋,秋秋踏着落叶去参加了考试。
       考试后两个月,秋秋顺利地拿到了统计学和经济法的单科文凭,数学考试秋秋原想放弃,但在考试的前一天,秋秋还是改了主意,心想:及格肯定是无望,既然交了报考费,索性进考场去见识见识题型,为明年考试探探路子。事实证明,此举纯粹是瞎耽误功夫,大多数题秋秋都不会,因此也没探出个所以然来。
从1991年秋到1992年秋,一年时间,秋秋拿到手7门单科文凭,看着挺喜人。但是自参加高教自考以来,秋秋第一次折了一门课,心里很不是滋味,怨谁呢?怨自己没用功?好像不是。怨自己太笨?也不能这么说。怨老师不好?有很大关系。秋秋让自己不去多想,开始向下一期考试进军,秋秋又报考了三门课:高等数学、哲学和会计分析。
       新一期的学习又开始了,此时已是1993年初。
       因为上学期有了高等数学的基础,这期秋秋不打算去听课了,决定完全靠自己做题来提高。秋秋买来了历年的高考题,从头逐题做起,不懂的反复研究答案,再对照教材学习。秋秋有个特点:对所学知识要完全理解,才能记得住,如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定记不住。只可惜数学不理解的地方太多,秋秋没地方问。因此有很多数学公式和例题,不能透彻理解,因此也记不住。对于没有可问询之人,秋秋伤透了脑筋。
       秋秋每逢见到大学生就问:你学过高等数学吗?对方如果说学过,秋秋会立刻拿出一道难题,诚请对方帮助讲一讲。也怪了,对方一律回答:在校时学得还行,放下多年不用,忘得差不多了,真对不起,帮您解答不了。秋秋为此心情郁闷,展望未来数学考试,考不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再去听课吧,肯定还是那一套,老师在课堂上一般只讲公式和例题,根本不会讲很难的题,而这些难题在试卷上占的比重往往还不小。
 
十一
 
       对于本次报考的另外两们课,秋秋觉得似乎好学一些,哲学课内容较抽象,需背诵的东西也不少,秋秋采取了先搭骨架,后添肉的方法,先把自考大纲理解并背下来,再背诵大纲下边相应的具体内容,这一方法使学习效率提高不少。那门会计分析课,教材书页数少,当然内容也就相应少一些。
       考高等数学那天,秋秋去得很早,考场还没开门,秋秋就在考场外操场上席地看书。一个年轻姑娘过来问:阿姨,您是来考高数的吗?秋秋说是。她又说:您能帮我讲讲这道题吗?秋秋拿过她的书一看,顿时傻了眼,姑娘问的内容自己根本没学过!秋秋赶紧问,你是不是考会计专业的?因为不同的专业,教材可能不一样。对方回答是会计专业。秋秋一下子懵了。再一问才知,今年刚刚更换了高等数学课的教材,秋秋学的那本已经作废了!高教自考是这样,几年一换教材,当年正赶上换教材,秋秋因消息闭塞,全然不知,还抱着废书死啃,时值92年,社会上仍没普及电脑,更别提上网获取相关考试信息了。秋秋暗暗叫苦。再与那女孩对照一下教材,发现原有的一章删去了,另外又增加了几章。全完了!秋秋感觉全身发凉,血液好像凝住。说话间该进考场了,怎么办?考不考?心一横:即来了就进去考吧!顶多考不过,去年已有考不过的经历,今年再经历一次也无妨。只可惜了这半年来的用功。    秋秋菜绿着脸进了考场,后来怎么出的考场一点记不清了,神不守舍的回到家,倒头便睡。之后好几天,心绪都缓不过来,一肚子苦水无处可倒。半年的时间和精力,付诸东流了。幸亏两个月后,得知另外两科全部考过,且会计分析还得了87分的高分,才稍稍缓解了一下坏心情。
       到了1993年下半年考试前,秋秋已到手9门单科文凭。想想整整两年时间,考过了大半课程,进度还是不算慢的。还差最难的高等数学和会计实务两科没考,会计实务是会计专业的主课,据说题的难度非常大,也是很难考过的。为此,秋秋报了一个快班。高等数学已经有了两次考不过的经历,秋秋决定不再贸然去考了,什么时候准备充分了再进考场,否则就不去考。教材刚刚换完,起码三五年之内是不会再换了。现在秋秋只想找一个老师,一个能解答高数所有疑问的老师,秋秋做梦都想找到。
 
              十二
 
       秋秋一边自己复习,一边寻找老师,心想:即便是花高价,也要请一个好老师!尽人皆知,中小学生找个家教容易,然而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能给学生吃小灶的高数老师,真像大海捞针一样难。秋秋的生活圈子小,认识的人也少,秋秋只能撒开网托人找,同时自己也处处留心。
       这期间,秋秋一直抓紧会计实务课的复习。并去上了所报的快班。那年冬天下了场大雪,秋秋在上班的路上骑车摔了一跤,爬起后下腰剧痛,到医院拍片一查,腰椎尾骨摔裂。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医生给秋秋开了一周假,秋秋一次也没敢误上课,尽管听课时如坐针毡,始终忍着痛把课听完,连早退也没有过。
    那一期考试,秋秋只报考了会计实务一门课,秋秋当时已有几年的工作实践,因此这门课没有悬念的顺利通过了。高等数学秋秋没报考,因为没找到老师,疑难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
       转眼到了1994年,秋秋10门单科文凭在手,只差高等数学1门课就可以拿到全科文凭了,还是没找到辅导老师。也是,天天上班,没有多余时间外出寻找。报纸上也没此类广告。经过几年的复习,一般的难题秋秋早已会做,秋秋想求助解答的,都是些高难度的题,秋秋闵思苦想终于想到了本单位的老师。秋秋所在的单位是一所体育中专学校,秋秋找到最高年级的数学老师,求他们给讲讲数学题。遗憾的是,高难度的题他们也解答不了。因为他们毕竟不是教大专的。那时,但凡遇见秋秋认为交际广一些的人,秋秋都会问:你认识高数老师吗?或是:你有朋友认识教高数的老师吗?回答永远令秋秋失望。
       前面提到的,秋秋单位参加高教自考的另外两个同事,她们也是会计,只是三人分别在不同部门。一个同事考了几门以后放弃了,理由是考试太难,身体又不好,抗不下来拼死拼活的看书,改走了其他上大专的路子。另一位同事,就是比秋秋早几年起步自考的那位,也是几次没考过高等数学,就剩这一门了。她的情况与秋秋一模一样,也是积攒了多年学习上的疑问无处问询。秋秋与同事意向一致:花钱聘老师补课,说什么也要找到一个,能详细辅导自己的好老师。
       转眼又过了一年,进入了1995年春,考期临近,老师还没着落,秋秋都快绝望了。这么拖下去,什么时候是头啊?因为撒下的网多,终于有一张网捞到鱼了!秋秋的妹妹晨练太极,内有一位老者,是个高级工程师,这位工程师的大学同学是个教授,现在工业大学教数学。经过曲折的牵线,秋秋终于在北工大学的教师宿舍,找到了那位教授家。
 
十三
 
       这位教授是个老太太,胖胖的,带着高度近视眼镜。秋秋与同事进门寒暄后,掏出了多处划有疑问标记的教材,虔诚地请求指教。老太太带的眼镜片比瓶底还厚,接过书来后,竟把书放到了离镜片1寸的距离。秋秋的同事见状由不得想笑,秋秋用手悄然止住。老太太浏览了一下教材目录说:你们的教材与我教的在校生的教材不一样,像这章、这章,还有这章,她指着目录说,我还是在七、八年前教过,已经好几年没教这部分内容了,生疏的厉害,恐怕辅导不了你们。秋秋和同事听了面面相觑,不约而同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老太太见状顿起同情心,接着说:你们这么大岁数,拉家带口的还这么上进学习,真不容易,这么着吧,我再给你们介绍一个我的中学同学,他现在正好教你们自考生的数学。秋秋听了,如同盲人见到了光明,乐的合不拢嘴,连声说:太谢谢您了,您可帮了我们大忙了。老太太给秋秋写下了她同学家的地址,又记下了秋秋的电话,答应与她的同学联系好之后,再给秋秋回话。
       两天后秋秋接到了老太太的电话,电话中说,她的同学已经同意出面辅导,还告诉了辅导老师家的电话,让秋秋直接与对方联系。秋秋立即与那位老师通了电话,约好第二天下午2点准时到他家听课。
       第二天,秋秋与同事如约而至。老师是个小老头,五短身材,头大得出奇,与身子不成比例,脖子却又出奇的短,极像缩脖坛子,脸却白净,长得挺慈善,秋秋的同事看到他又忍不住想笑。老师身材矮小,说话嗓音却不小,他热情地把秋秋二人让到一张书桌前,那里已经备好了3把椅子,同事对老师说:您就坐在中间,我们两个一边一个,这样便于听您讲解。看来同事憋足了劲,刚坐下,就掏出小录音机插上插销,又拿出会计专用的两联复写纸,交给老师说:请您用这纸当黑板,给我们画图讲解,这纸揭开后我们俩一人一份,便于对照您讲的配合录音一块学。老师连声说行。又问:你们打算怎么辅导呢?是按教材从头捋,还是你们问我答呢?秋秋立刻说:不用从头讲,我们提问您回答即可。老师欣然点头说:这样最好。
       辅导开始了,那些积攒多年的疑问,早被秋秋和同事在书上划了标记,为了节省时间和便于查找,事先还把划有标记的页折了角,因此很快摊开一页问:老师您看这道概率题,它的思路应该从哪里打开呢?……真痛快!时间一点没浪费,从下午2点一直到5点,俩人左右开弓,一道接一道地问,像干瘪的海绵一下子放到了水里,霎时间吸满。经过老师的解答,所提出的疑问全部弄懂,而且是从根本上彻底弄懂了。
 
       十四
 
       因事先说好5点结束,到点后秋秋一点没敢拖延,立刻收拾起书包,给了老师补课费,并对老师说:谢谢您!我们先回去把您讲的消化消化,过几天再约您讲。回家的路上,二人异常兴奋,边骑车边感慨:难得找到这么水平高的、还是专教自考的数学老师,问什么都讲得那么透彻,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这一下午比上10天课收获还大。……回家后,秋秋参照老师的讲解,解出了多年解不开的数道难题,心情大悦。后来秋秋和同事又约老师讲了2次课。经过3个下午9个小时的答疑解惑,秋秋把多年来所有的疑问全部解开了。
       秋秋和同事胸有成竹地参加了1995年4月的考试,两个月以后成绩出来,二人不但及格,且成绩优秀,秋秋应该得91分,实际得了84分,因为试卷到手一看,大题全都会,就得意忘形了,马虎得没看清一道题的负号,那道题秋秋做的方法和步骤全对,就因为那负号,应到手的7分丢掉了。不过无所谓,60分与100分待遇是相同的,秋秋和同事顺利地考过了全部课程,用11门单科文凭换取了全科文凭。
       秋秋和同事得知高数考过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感谢老师。即刻打电话向辅导老师告喜。老师很为秋秋和同事高兴。秋秋又给北工大的教授老太太打了电话,说好第二天亲自上门道谢。第二天,秋秋和同事带着礼物,如约到了老太太家,秋秋千恩万谢,感谢老人帮助自己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度过了人生的一大关口。
       捧着封皮鲜红的毕业证书,秋秋百感交集,从91年下半年到95年上半年,参加自考共3年半时间,虽然中间因寻找老师停顿了1年,但是回顾走过的每一年、考过的每一门课,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说到此秋秋真怕丢人,知青中,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大有人在,一个大专学历算低的,有什么可显示的呢?的确,大专文凭没什么了不起,秋秋更不是想显示,只是想在此叙述获得文凭走过的路程,这一路程令秋秋引以自豪,因为这过程磨炼了秋秋,证实了她追求知识的决心,体现了她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有了高教自考的基础,秋秋在自考毕业的第二年,也就是1996年,顺利通过了助理会计师的几门考试,拿到了助会证书。秋秋的大学梦和奋斗目标实现了,可以松口气了,几年前在楼间花园中,曾有的企盼和期待就在身边,不用再等待,秋秋也能像普通人一样正常作息,回到了有滋有味的生活中。这个回来的秋秋,与20年前刚刚起步时可不一样了,不仅知识水平提高了几个层次,而且自信乐观,充满了享受生活的渴望。

 

 

上一页     2  3   下一页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