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采访阵势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与报道全国两会。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与文字记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分工,当我拿起相机,镜头就是我的另一双眼睛,镜头背后就是我在两会上的所见、所想和所感。 每年两会,都有很多的热点人物,作为摄影记者我们会想尽办法拍到他们,所以在两会上围堵明星代表委员毫无疑问成了我们的基本动作。 委员报到可以说是围堵明星的第一战。当天中午一过我来到酒店死等,目标就是被大家戏称为“始终莫言”的委员莫言,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现身,等了一下午正在沮丧之时,一个白衣男子出现在了酒店大堂,仔细一看原来是成龙,大伙迅速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堵明星确实考验记者的身手,不仅眼要疾更要手快,脚下也得利落,稍一迟疑最好的机位就没有了。
身手矫健的成龙面对如此场景也有点无力招架 在酒店里围堵代表委员与在广场上围堵又大有不同,广场上就更是个技术活了。广场很大、记者很多,好几千名代表委员乌泱乌泱地往大会堂走,几千名记者散落在广场上捕捉“猎物”,如果是第一次上会,肯定会被这场面吓一跳。当然,围堵是要讲究技巧的,人无分身之术,所以不可能每次都在第一时间发现目标,往往当你看见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却不知道里面是谁的时候,你就得赶紧先冲过去、然后想办法冲破包围拍到里面是谁。如果一味猛冲也不行,所以得选择先观察路线,看着这个庞大的“人圈”如何移动,伺机而发,一旦它动起来,人流就会出现一个小细缝,这个时候里面是谁也就一目了然,拍与不拍就能作出判断。 姚明作为明星委员,必是各报追逐的对象。大家都觉得他高高的个子很好拍,不用很挤也能拍到,不过这却苦了紧挨在他身边拍照的摄影记者,高矮相称之下,活脱脱的就像一个霍比特人。我因为一张走在姚明旁边的照片,成了很多同行调侃的对象,我心想不管你们谁在他旁边都一样,这样的调侃我理解为苦中作乐。为了和姚明取得平等的视角,我还特地去器材城买了个梯子,站在高处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姚明,发现这样拍出的照片更能显示出姚明的鹤立鸡群。
两会上围堵明星委员是必须的 两会上会有各种各样的会——开幕式、闭幕式、总理发布会等,因为摄影位置很有限,大部分媒体都选择早早在大会堂前排队以占据最佳的摄影位置。本以为早上九点的会,我凌晨三点去排队应该没问题了,谁知到达广场后才发现前面已经排了十几个人了,一问才知道排在第一个的同行是夜里12点抵达广场的,我去的时候他正钻在自备的睡袋中睡得正酣。当时就很感慨,当个摄影记者其实很不容易。 排队也有技巧,两会的安检很严格,所携带的设备不管大小都要过安检机器,这样耗时太长,而摄影记者的器材又多,等安检完毕后,再到达会场就有可能没有什么好位置了。这时就要讲究配合,因为同城媒体大家都很熟,所以我们的战术是排在前面的同志把身上的设备都交给后面的同志,以便最快通过安检,冲到会场后负责占据有利位置。这次我就负责给大家扛设备,当身上挂着几只400毫米口径的镜头外加几个背包、脚架,还得尽量保障身上几十万的设备不受损时,心里就会感慨无限:这真是个体力活啊!言简意赅概括为:排队需早、行动靠跑、站位要巧。 作为持证的上会记者,我会在前方编辑部安排的规定动作外,再主动去找一些选题,而我发现一些细节性的照片都很有意思,比如一个代表的特殊表情、手势或穿着,比如今年会场的节俭布置等等。要让一张照片具有趣味性,需要摄影记者主观能动地去发现细节,细节凸显的照片会让人眼前一亮,并在视觉上有所调剂。 今年两会因为要换届,所以会期比往届更长,我每天都要拍两场以上的会议,很容易进入疲劳期,拍摄也会简单重复,为了让自己保持创作的热情,我会在晚上抽空去拍场足球比赛,在一动一静的拍摄环境变换中,可以有效缓解我的疲劳状态。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这换届的历史时刻,我在那里。 文并摄/北京青年报记者 郝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