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 北京历史

北京早年歇后语解

时间:2006-12-25 02:4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863次
 
                          北京早年歇后语解
        歇后语,北京人叫做俏皮话。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旧的事物淘汰了,一些歇后语也随之在人们生活中消失。早年一些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俏皮话,而今已经没人提起。
        “扛梳头箱送嫁妆——高脖儿” 过去购买大的物件.如木箱、梳妆台、木柜等,都是让人扛回家,这种扛夫,俗称“高脖儿”。把东西放在头与背之间往家运,途中不能休息,一路低着头,窝着脖子前行。这个歇后语比喻某人被人家语言顶撞,受了人家的窝脖气。
        “老太太上电车——别吹” 指有人爱说大话。民国以后有了有轨电车。那会儿,每个售票员都有个铜哨,乘客都上完车后,一吹铜哨,司机听见哨声就开车。因为老太太走慢,怕售票员一吹哨,车开了赶不上,所以才借用“别吹”的说法。
       “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盛酒的家伙” 早年北京特别冷,半夜小解用夜壶(便壶)在被窝里小便。此歇后语是说明什么物件干什么用,不能乱来。与夜壶有关的歇后语还有如“夜壶没把——难拿”,“夜壶打了把——光剩嘴了”等等。
       “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 过去盛饭用的勺子,大都是木头做的,称为马勺。这句歇后语表示干工作没什么劲,凑合着。
       “小铺儿的蒜——零揪” 小铺是指过去专卖生活用品的油盐店。那时绝大多数人收入低,油盐店把成辫的蒜零星出卖。这旬歇后语是指一个人说话、办事不痛快,零打碎敲。   
 
                              《文史杂志》《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崔金生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