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爱心园地

仉锁忠:在土地上“著成”文章

时间:2012-07-05 04:0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698次
窦店村以农业起步。在窦店村3200亩耕地上,曾创造出一个个农业奇迹,成为全国农业学习的先进典型。

仉锁忠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窦店村实现城镇化
 
 
       带着班子成员南下取经,对村里32家企业进行“手术式”改革 城镇化建设将使村民明年全部上楼———

  2000年,北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粮田面积。这一信号对于种粮大村窦店村而言,是一次难以越过的障碍。

  窦店村,曾被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雏形”,全村以种粮为主。“发展什么?”党委书记仉锁忠面临选择。

  直到今天,仉锁忠仍难忘当时的艰难处境。不过,他提出的“以商带牧、为牧而农”的思路,为窦店村带来生机。

 

  新书记上任面临重重考验

 

  2000年,当了44年党委书记的仉振亮退休,33岁的仉锁忠成为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新党委书记。

  “他嘱托我要继承传统,发展集体经济,带领4000多口人过好日子。” 面对记者,身材高大魁梧的仉锁忠坐在办公室里点上烟,深深吸了一口,背后的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奖杯和证书。繁忙的工作使他看上去很疲倦,但一讲起往事,仉锁忠来了兴致。

  窦店村以农业起步。在窦店村3200亩耕地上,曾创造出一个个农业奇迹,成为全国农业学习的先进典型。

  上世纪80年代,窦店村请市农科院的专家驻村搞科研,实现“以农养牧、以牧肥农”的成功经验,村里还实现以机耕、机种、机收为标志的农业机械化。

  同时,窦店村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村里建成14个农场和32家企业,农民成了农场和企业的职工。

  成为窦店村新的书记之后,仉锁忠不止一次问:“我能扛得住吗?”此时摆在仉锁忠面前的,既有以往沉甸甸的成绩,也有潜伏着的危机。

  1999年,受市场经济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影响,全村14个农场中,有11个年收入锐减,其中一个农场的职工年收入只有2500元。

  村办企业处境也不乐观。村肉联厂的屠牛量由原来的每年上千头下降到150头;20万只鸡的养鸡厂,年亏损300万不得不关闭。

  新的形势下,窦店村将何去何从?

 

  用土地做文章走出发展新路

 

  仉锁忠憋在屋里没有思路,于是他带着班子成员南下取经。河南、山东等地参观学习之后,仉锁忠和班子成员谈论了3天,一个发展思路逐渐清晰,那就是坚持村集体经济不变的前提下,“以商带牧、为牧而农”。

  “以商带牧、为牧而农”说白了就是在土地上做文章。村里14个农场全部改为牧场,发展活牛出口生意。村里建了存栏400头的奶牛场和育肥场地,从内蒙古引进种牛,经过在窦店当地育肥,再销售到香港等地。

  全村3200亩耕地被重新规划,1500亩用来培育优质种子以及种植少量经济作物,500亩用来种植黄金梨等果树,剩下的全部种植饲料、饲草。

  村里原来的32家企业也进行了“手术式”的改革:蛋鸡厂等亏损企业关停;服装厂、制药厂等高投入企业向社会招商引资;肉联厂等效益较好的企业保留,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改革当年,税收、产值都实现10%的增长,首次扭亏为盈。

  农业、牧业、商业结合发展,使仉锁忠感慨颇多:“原来的土地使我们出名,现在又是土地使我们获得了思想上的启示,明白了很多道理。”他认为,从“以农养牧、以牧肥农”到“以商带牧、为牧而农”,不是简单几个字的置换,而是当代农民思想解放的一次飞跃。

  以土地做文章做出了成绩。窦店的土地效益得到增加,村民和职工收入也有所提高。2009年,窦店村经济收入突破8.2亿元,人均纯收入1.4万多元。

 

  城镇化建设使全村村民上楼

 

  窦店村富了,仉锁忠并没有停止改革创新的脚步,他要让窦店村大变样——实现城镇化。

  2001年,窦店村启动“以开发带危改”工作,率先进行城镇化建设。通过引入房地产项目,原来的旧村被拆除,村民集体上楼。

  如今走在窦店村里,可见一排排漂亮的楼房。整洁的环境,宽敞的马路,使记者好像置身在北京任何一处居民社区。目前,全村2000多户村民,已有三分之二搬入楼房居住。

  今年,村里最后一批平房户将拆迁,为他们建设的2万平方米安置房已经开工,明年新楼竣工后,全村的村民都将住上楼房。

  每次看到新房在一天天长高,村民毛振武就难掩喜悦心情。他此次分到两套两居室的住房,买房加上装修,毛振武粗算了一下,还能剩下几万元拆迁款。

  仉锁忠告诉记者,城镇化建设不单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农村的教育、社保也要提高。为此,村里先后投入60万元,改建了小学和幼儿园,硬件达到市重点水平;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获得500元补助费;村里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

  作为北京市117个民族村之一,窦店村生活着汉、回、满、蒙四个民族。为了丰富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窦店村今年将规划建设1500米长的民族一条街,一座容纳2000名穆斯林的清真寺,以及方便1500名各族村民休闲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仉锁忠说,窦店村的新目标是成为北京民族村的样本。

 

  对话仉锁忠:权归于农 利归于农

 

  记者:在一些地方,村级集体经济有“被集体化”或“空壳化”现象。你们在做大做强中,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

  仉锁忠:面向市场的关键,不在于所有制,而在于能否有一套包括激励机制在内的现代制度。我们实施了“一分五统”制度,即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此外对集体所属企业或参股经营的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使企业财务更加阳光、透明,既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保障村集体的利益,实现双赢。

  记者:您认为窦店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经验是什么?

  仉锁忠:权归于农,利归于农。我们感到,只要坚持这个方向,集体经济发展就是健康可持续的,农村也会和谐稳定。

  记者:在集体经济发展后,窦店村如何避免各种利益纠纷?

  仉锁忠:从根本来讲,就是要坚持公开、发扬民主、保障权利。

  我们有一年一次的民主日、村务公开监督,每年请专业审计部门来审计,并以《村民报》形式告诉村民审计结果。

  记得刚开始推行村务公开的时候,有人就说,会议、报纸、公开栏,程序是不是太繁琐了?每笔财务都精确到了角、分,是不是太琐碎了?事实表明,只有让村民知情,村民才能理解;只有村民理解了,才能支持村委会的工作。这些年来,窦店村没有上访、没有告状,我认为这是公开的力量所致。

  记者:“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作为一名村支书,您对新农村建设还有哪些建议?

  仉锁忠:首先,要把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好的规划也是生产力,制定规划时一定要调查研究,立足实际。其次,要紧抓生产力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只有抓住这个根本,才能避免将新农村建设简化为土木工程,走出有政府投入行动、没有政府投入不动的困境。再次,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走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理论才不会与实践脱节,政策才能真正入村落地。

 

人物简介

 

  仉锁忠:男,1967年出生,1992年入党,现任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党委书记、农牧工商总公司总经理。曾获全国建设小康村模范带头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担任窦店村党委书记以来,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引进了多家现代高科技企业,安排就业劳动力3000多人。2000年以来,全村建设89栋住宅楼,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投资5000多万元,铺设了村中三条柏油路,硬化了全村大小胡同;改造了低压线路,整治了贯穿全村的3000多米地下排水沟;改造上下水设施10000多米,建起了两座大型水厂、沼气站和老年活动中心。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