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挤火车

时间:2009-01-31 07:4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087次
    又逢春运高峰。勾起了挤火车的话题。
    据央视报道,进入春运,全国铁路日均运输旅客高达460万人。有关方面预计,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商务流,几股客流叠加,今年春运40天,全国出行旅客将达20多亿人次。网上看到帖子描述,有的列车硬座车厢站着的旅客过百,超过了坐着的人数。刚上班的年轻女列车员竟被严重超员的情景吓哭了。从荧屏上看到人潮汹涌的春运镜头,深深地理解和同情挤车人的辛苦。
    上中学时,最佩服咱天津卫的公交车售票员能挤车。
    那时,公交车少,路线长,发车间隔大。每逢上下班上下学的交通高峰时段,怕迟到或怕回家晚的人们都玩命挤车。每辆车进站,不挤到车厢爆满、实在上不去人,决不会轻易放过。见站台上剩下的人都无可奈何、绝望放弃了,公交车售票员才从容行动。他一只手用指头勾住票板、掐着画票用红蓝铅笔,手心里攥紧刚收上的票款——捋齐的纸币、理顺的钢崩儿,边客气地动员实力不济的挤车人“受累,您再等下一辆”,边用另一只空着的手把挤在门口的乘客使劲往里推、塞,然后伸手扣住门边,自己全身悬挂在车门外,高声招呼司机师傅“关门,开车!”眨眼间,仿佛使了个“缩骨法”,一缩身挤进沙丁鱼罐头般拥挤不堪的车厢里,像条泥鳅似地在身贴身的乘客中间“游”来“游”去,继续干他的卖票营生了。
    没想到过不多久,咱也学会挤车,而且苦练得身手不凡,比当年的公交售票员们毫不逊色。
    想起了文革初期大串联挤火车。
    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学生“以革命的名义”免费闯荡神州大地。我和一位要好的同学结伴,1966年秋末冬初之际,先由首都北京乘火车南下直抵广州,而后返程北上,一个半月里,经长沙、韶山、武汉、杭州、上海,一路换乘,上上下下,走过中南、华东数个省市。当时所乘坐的每列车都严重超员。车厢通道上,行李架上,座椅背上、坐席底下,车厢连接处,处处都是人。咱亲身体验过钻进坐席下面、坐在行李架上旅行的滋味。那混浊臊臭的味道虽不好闻,那曲颈弓腰的姿势虽挺别扭,总比腰酸腿疼傻站着强多了。亲眼见到有的行李架不堪重负,连人带箱包一起塌垮下来,险肇事故(此后铁道部不得不安排所有运输过串联师生的客运列车全面大检修)。站在车厢通道上乘车,只能“金鸡独立”,稍微抬起腿倒倒脚,那脚就别想再放回原处,眨眼就丧失了立锥之地。上厕所,只能“空中飞人”,手抓行李架,脚踩着椅背劈腿迈大步,从坐着的人们头顶上跨越。后来,连厕所也被没座的人强行抢占,里边销上门,外边擂不开。到了大串联末期,甚至连客车也坐不上了,咱还挤过临时加开的闷罐车(记忆中,好像早年新兵入伍时有坐闷罐车的)。初冬寒夜,串联学生挤茬茬的直接坐在车厢地板上。车门关上,车厢里漆黑一片,分不出白天黑夜。只靠一盏桅灯临时照明,靠高处几个小铁窗透气。车上不供应食物,没有饮水,也没有厕所,只在车厢某角落摆一个无盖敞口的尿桶。“内急”的小男生憋蓝了眼,旁若无人,瞄着尿桶就开泚。车开快了,尿水飞旋溅出,溅到与尿桶为邻的人身上脸上,引起阵阵惊呼、起哄和咒骂。最可怜的是拘谨斯文的小女生,不能“随便”,只好咬牙强忍,一遇到临时停车,赶紧打开车门跳下去,钻进车下“就地解决”。
    那是咱第一次经历挤车,庆幸经受住了夜以继日“连续作战”苦与累的磨难考验。
    想起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下乡内蒙,为回家过年,十几年间一趟趟千里往返挤火车。
    年前从乡下回城里,总要给家里捎些土特产(没钱还要表孝心,只能这样“意思意思”),带着杂粮、豆类、禽蛋,大包、纸箱,背着扛着,好像长途贩运。知青结伴上车,送站的乡亲们鼎力相助。经风雨见世面,几年摔打,书呆子们逐渐“成熟”了(其实是变得世故油滑了),上了车,先挨座查询“你哪站下?”发现有近处下车的,提前预约,盯死,先下手为强,把座占下;实在找不着座,嘎小子装病,假昏迷,硬往坐着的乘客身上依靠躺倒,人家撤身一躲,就势挤出块儿地方先眯他一觉儿。还有的主动与列车员拉家常套近乎,图的是能在乘务员休息室“借光”坐一会儿、歇歇脚。
    节后从城里返乡,还是大包、纸箱,带的东西换成了挂面咸菜腐乳固体酱油练好的猪油等等,或许还有过年专门留出的糖果糕点。除了吃的,还有添置的衣物鞋子、生活日用品。恨不能带够大半年的后勤保障物资,好像搬家公司。那时,由家乡到第二故乡,直达车仅有一趟。如坐过路车,中途还得倒车换乘,麻烦多多。所以这趟直达车挤得要命。知青相约同车返回集体户。上车时,大家分工合作,车门一开,身强力壮的两个人先分头把住车门两侧扶手,挡住其他上车的乘客,由能挤、善挤的男知青充当“开路先锋”,接应大家。抢先挤上去的人就近打开车窗,车下的人把捎带的箱包从车窗塞进去,然后人托人、人拉人,一个个攀爬车窗钻进车厢。小站停车时间短。有的女知青行李递上车了,人却死活挤上不去,眼巴巴被甩,看着火车开走,只好再挤下趟车。
    再后来,到“旗府”小镇打工。小镇设有火车站。年根儿底下,打算回家探亲的知青一拨拨启程,后动身者结伙送站,为先行者当“坚强后盾”。带一条大扁担,路上挑行李重物;到站台,火车刚停稳,就拿扁担给上车的人“撑腰”,把上车的人往车厢里“硬顶”,不把回家的老乡塞进车门不收兵。为此,造成本已晚点进站的列车驶离时更加晚点。
    终于,赶上知青大返城的浪潮,回到故乡定居,结束了一年一趟南来北往挤火车候鸟般的漂泊生活。
    回城将近三十年了,坐火车出门的次数有限,几乎淡忘了挤车那份苦涩。唯有到九寨沟旅游,再次体验了挤火车的滋味。
    那年九月上旬,本以为暑假已过,国庆长假未到,在旅游两个高峰之间出行,图的是车上会清静些。岂料却赶上本次列车终点站——成都正召开一个国际性会议,同时举行旅游节;再加上又逢开学,是大学新生集中报到的日子。特快列车上出奇的挤。尽管提前几天托人购票,也没能买到卧铺票,还好,拿到了有坐席号的硬座票。一上车就找车长,想登个记补办卧铺,竟排到了九十几号,深知希望渺茫,这一天一夜“带拐弯”的漫漫旅程注定要吃苦。
    列车严重超员。人满为患的车厢里,无论有座号的人情愿不情愿,都得匀出地方,让双人座或是三人座多挤坐了一人。佩服常出远门常挤火车的主儿有经验,自带马扎不求人,找个旮旯安营扎寨,乐得其所。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连十来个小时固定坐姿,很累,腿都控肿了。首先倒下的是无座的站立者。机灵的人纷纷把旅行包垫在身下,靠着椅子腿的边儿打盹儿。
    车厢通道铺有一条地毯。已经有勇敢者“硬卧”在地上了,不顾人来人往,不顾自己的脸紧贴别人的臭脚。生存原则使然,“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卧倒(舒服)”。站都站不住了,还顾虑什么脸面?
    一位士兵、一位武警,最具卧倒的基本功。爬冰卧雪,匍匐前进,在军营日常训练中是家常便饭,这样卧倒在车厢算得了什么?人家感觉“太舒服了”!
    餐车成了卖座的地方。给30元,允许在餐桌边坐一坐。对面坐的四川老客到餐车餐了一顿,花了三百多元,自己算了一下,机票打折也贵不了多少,真不如悬空飞过去。借着酒劲,他从背包中扯出一条床单,弯腰平铺到坐席下。人一出溜,一躬身,头脚分进,“玉”体横陈,钻到椅子底下放躺,不一会儿就鼾声如雷,进入梦乡。“神龙不见首尾”,相对的两排座椅间只露出一截躯干供人“观赏”。见有座位空出,“候补委员”立马填空。我们也毫不客气,赶紧把双腿架过去,趁机变换一下姿势,放松筋骨。
    车到绵阳,距终点站成都不远了,几位打了多半宿扑克的女大学生满脸倦容地收拾起纸牌,连打哈欠,自嘲“只当是打了一宿牌,赢了二百元!” 听话音儿,本打算补一张卧铺票的钱没能花出去,还挺遗憾。
    天亮了。列车员招呼旅客,都醒醒盹儿,做做广播操。满车厢的人响应,纷纷站起身活动胳膊腿,伸懒腰。全民健身。做过课间操,做过工间操,乘车做操,还是头一回。
    挤火车,苦哇!
    人逢佳节倍思亲。游子还乡,万苦不辞,感天动地。
    亲民政府,关注民生。据报道:胡总指示铁道部开动脑筋,便民利民,化解矛盾,确保春运。令人欣慰的是,铁路部门正积极采取“停短开长”、“停货开客”、“挖潜增车”、“扩大运力”等应急措施,为旅客提供更多的方便,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年年春运,火车票难购,乘客挤破头。毛病出在哪?有人算过一笔帐,目前我国人均占有铁路长度仅5.6厘米,还不如一根烟卷长。所以尽管列车六次大提速,铁路运力远远不能满足亿万人集中出行的需求,这是火车乘客拥挤症结所在。欣闻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之际,中央决定拨出上万亿巨资,完善全国铁路网建设,发展“动车”、增修“高铁”,努力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此乃明智之举,治本之策。举双手赞成。
    但愿不久的将来,国人出行,不再挤车。和谐春运,名实相符。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