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是皇城根儿下子民的好去处,老可以散步打太极,少可以放风筝游野泳(虽然不被提倡),但也许更能代表什刹海的是“后海酒吧一条街”,这里更为年轻人拥趸。也难怪,酒吧这玩意儿,多洋啊。
酒吧是洋玩意儿,然而什刹海的酒吧很“中国”,虽然荷花市场南边打头就是一家星巴克,但看到此店雕梁画栋的模样,再想想最近吵吵得沸沸扬扬的“星巴克进驻故宫事件”,就不难理解人家向中国文化靠拢的决心了。接着往里走,一条街的酒吧可以略窥所谓“中国风”、“民族风”装饰之一斑:这一家的门把是作印的一对黄铜佛手。颇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意思,会意者一笑;那一家简直就是傣家吊角楼的翻版,小桌布仿佛是傣家姑娘刚刚染织出来;更有一家名字干脆叫做“茶马古道”,这哪里像酒吧的名字,都想进去喝普洱茶了。一路看下来,倒觉得这些酒吧从来就是在这里的,与古老的什刹海并无唐突之处,反而有相得益彰之感。
此时是傍晚时分,暑气尚未散尽,拣个近海栏边的位子坐下,望出去菡萏团团,更有那一片粉荷包裹着的一株白莲,恰似锦簇的袖口中露出的一只纤纤玉手。同坐的友人颇体贴,买了几把莲蓬,于是大家赏荷剥莲肉,无端地心境就清凉了许多。
皎月初升的时候什刹海的岸边泛起了烛光灯影,虽然桌上的蜡烛烤得人有些难受,但谁让人家要的就是这个“范儿”呢。什刹海熙攘起来了,白天看起来有些颜色黯然的酒吧里透出了变幻莫测的光线和悠悠然的歌声,都市里的红男绿女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夜生活。而这时的我们正在悠哉地吃饭清谈,一杯冒着泡沫的啤酒碰来碰去,祝酒词无非“祝你幸福欢乐”,虽然简单,倒也实在。
岸边的酒吧开始招徕酒客,行人走过时总会殷勤地问上一句,被拒绝时也并不纠缠,倒让我想起朱自清先生笔下在秦淮河上讨生活的歌妓船。相似的水声灯影里什刹海的热闹是规矩的,位居京都的身份和被众多王公大臣府第围绕的尊荣让它比起秦淮河来少了许多风流韵事。什刹海却也并不需要这些来为它锦上添花,站在银锭桥上,听着杨柳风里飘来的点点歌声,倒颇可追摹清人写什刹海诗句“暖云香卷何处一声箫”的意境,几百年过去,什刹海依旧风雅。
天色越发晚了,烛影模糊了每个人的轮廓,不理会越发嘈杂的街道,大家静静地坐着,似乎和我一样神往于什刹海的过去。景还是旧时景,却不知那时候,雅集在什刹海岸边独享美景的王公们可曾想到百年后这里会坐着我们这一群平民百姓呢?这样想着,干尽杯中残酒的时候我倒确实感到了幸福欢乐。
武 漠 Bjwb 07-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