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天地 > 旅游热点

“王家归来不看院”琐谈

时间:2007-03-27 01:2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042次
 
                       “王家归来不看院”琐谈
 
                               侯廷亮
 
        早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台归来不看庙”之说。本世纪初期,在国内又有了“王家归来不看院”的说法,近乎约定俗成。这种说法的不胫而走,曾一度圈内有些人对我这个做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馆长的颇有微词,以为我故弄玄虚,在搞“商业炒作”。无论做何解释,在一些人心目中仍难辞其咎。
        记得在2001年6月中旬,一连几日,我接到北京朋友们打来的lO多个电话,同在告诉我一件事。说《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王家归来不看院》的文章,反响很大。这则消息对我来说,确是一条好消息。就命题本身而言,非同凡响,而且又发表在北京市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上。不几日,又有北京的朋友给我寄来了报纸。我急切地拆开邮袋,在厚厚的一叠报纸中翻寻着。蓦然,《王家归来不看院》的通栏醒目标题锁住了我的视线。兴奋之中,我一口气读完了署名柏冬友的这位陌生作者写的文章。文章不偏不激,详实描绘了王家大院古民居建筑群的独特风貌,且间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倘若我不是早已身临其境,读后也必萌生动念,必去一饱眼福。
        之后,我通过多方朋友的关系.终于打听清楚了这位提出“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第一人,并在相隔不久的一次景区活动中,应我之邀,柏先生再次来到王家大院。据他讲,生平喜好旅游,曾游历过国内众多的名胜古迹,尤其对古民居情有独钟。谈吐中,他说他早年对北京的四合院就有研究,由北向南,他参观过国内许多种类的民居。在谈到山西的大院时,柏先生兴奋地告诉我,他曾两次慕名来晋看大院。当他走进王家大院,几乎被惊呆了,不成想在国内民居群落中,竟然还有如此可称奇观的“庞然大物”!回京后写出了《王家归来不看院》的文章。交谈中,柏先生几次重复地声明,他万万没想到,文章见报后会产生那么强烈的反应,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文章的标题,居然成为当时北京各大旅行社推广旅游线路打出的广告用语。
        由于这种说法的蔓延,着实使本来客源潮涌的王家大院,又火了一把。据我所知,慕名接踵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一次,我到北京考察市场,几家旅行社的老总都跟我说,他们每年带去山西的客人中,有很多人都是冲着“王家归来不看院”的口传,要求到王家大院旅游的。无论规模气势还是建筑艺术,也无论文化底蕴还是文物价值,确是国内民居建筑的奇迹。
        一天,我在办公室正接受某报一位记者的采访,突然,有六七位游客在院子里吵嚷着要见馆长。起先我以为出了什么事,与记者会意地打过招呼,便迎了出去。来者不等邀请径直朝门口而来,于是便一同进了屋。坐定交流了几句,方才明白他们找我来的意图。几位来自四川,原本是到西安旅游的,偶然间,在西安车站看到了王家大院的广告牌。经打听,他们从西安人口中,听说了“王家归来不看院”的传闻。虽心存疑惑,可又不肯误过。于是逛罢西安便直达王家大院,一睹究竟。结果看后大为震惊,由于兴致驱使,想找馆长聊聊。类似的情形,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碰到。
        然而,最令我难忘的是,2004年夏日的一天,我到太原出差,办完事正值中午12点,走进桃源巷,与司机打算找一家小饭馆吃点便饭后返回,于是选定了门前摆摊柜的一家饭馆。我先司机一步下了车。此时,见有七八个行人向摊柜走来。摊主是一位个儿不高的老汉,年龄约60岁的样子,摆售一些零星食物之类。我等司机过来正准备进饭馆时,听见几位行人在向老人打听山西几个大院的情况。也许是职业的缘故,听见“大院”二字,便不由得停住了脚。只见老者热情满怀地给几位举荐道:“王家大院很值得一看,没听说‘王家归来不看院’吗?”最后还给几位指了路,告知坐什么车。如此一幕,赶巧给我这个在王家大院做了近10年的馆长遇上了。且不说我当时的感受如何,即使换一个人作为我的身份,也会心如潮滚,难以平静的。为了聊表寸心,我让司机向老人买了5瓶矿泉水,权当对他生意的一点照顾吧!相继,我上前送给老人一张名片,说明身份,并在深表谢意之后,许诺其再到王家大院旅游时,我按特例给他免票。老人高兴地接过名片,解释道:“不是我夸你们大院,凡去过的人都说棒!”此情此景,不禁使我联想起现实生活中的人或物。是好是赖,自诩万遍千遍,不过是孤芳自赏,不及众人私下评说一个“好”字。王家大院亦然,如果物值相悖,断不会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文章问世,而这个命题,也不可能形成民间普遍流传的口碑。换言之,如果视之为商业炒炸,笔者不否认会有一时之功效,但波及面未必能有如此之广。或许还会成为人们谈论的笑柄。
        “王家归来不看院”的字面含义,不言而喻。本文的一番闲谈,或有“此地无银”之嫌,但眼见为实。尽管每个人的观赏角度不同,眼力深浅不同,审美观点不同,然而,观后自有其各自的心理评价。但愿有更多的人对王家大院畅言所见,赏评鉴说……
  
   作者系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北京晚报》  07-03-26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