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将建国内首条民国风情街
2020年6月20日下午,西城区政府分别与国家大剧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及19家在京演艺团体签署北京天桥演艺区战略合作协议。占地2.07平方公里的天桥演艺区规划同时公布,总投资150亿元的天桥演艺区将在2020年建成。
目前先农坛面积仅为当年一半
记者注意到,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先农坛位于天桥演艺区内,但与马路对面的天坛相比,目前先农坛的整体保护并不理想。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神农的场所,现在的先农坛外围轮廓已经被破坏,面积仅是当年的一半,而且育才学校、先农坛体校占据其中。历史上,先农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平面为北圆南方的长方形。但经过多年的改造,先农坛北部大片区域已经变成居民区、公交车站和马路。此次对天桥地区规划,政府将保留区域内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先农坛也将首次恢复原有的轮廓。
先农坛恢复轮廓但不复建坛墙
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刘学增表示,西城区将恢复先农坛西坛墙街,与现有的先农坛东坛墙街(也被称为天桥东斜街)相呼应,首次恢复先农坛的历史轮廓。不过刘学增指出,恢复先农坛的历史轮廓并不是要复建坛墙。先农坛恢复历史轮廓之后是否意味着占据先农坛的学校以及在先农坛轮廓范围内的917路公交车站将迁出?对此刘学增表示,目前学校尚不具备搬迁条件,西城区政府将与有关部门研究,最终方案有望在年底前公布。而917路公交车站已被论证不适合在天桥演艺区发展,今后有望置换到其他地区。
天桥地区居民不会被强制腾退
规划另一个被关注的焦点是天桥地区的居民是否需要腾退。据统计,目前天桥地区的常住人口为4万余人,平均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6万人。刘学增回应称,政府不会对天桥地区居民采取强制腾退的做法,“我们的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刘学增认为,在市场的引导下,肯定会有居民自愿腾退。但天桥地区肯定也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原住居民。 刘学增还告诉记者,为配合历史名城保护,天桥演艺区的建筑均考虑到限高的要求。位于中轴线西侧的建筑限高18米,留学路和香厂路沿街建筑的限高为9米。
进展:天桥演艺区起步区今年已率先动工
据悉,起步区的建设今年开工以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其中,作为天桥演艺区重点建设项目的天桥艺术大厦已完成对原有装修、结构、机电等设备的拆除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结构加固、内部隔墙砌筑、预埋管线工作,而项目的招商工作也已启动,正在与多家机构洽商入驻事项,预计年底前将完成80%可租面积的招商工作。年内完成天桥艺术大厦装修改造任务及天桥艺术中心基础施工任务。 未来,起步区将引入抖空竹、耍中幡、鼓曲、评书等传统艺术形式入驻,使其成为展示天桥文化发展历史及现状的“露天型博物馆”,方便露天演出民俗,推出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力争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热点”。
亮点:天桥将建国内首条民国风情街
天桥演艺区今年启动规划建设,2020年建成后将成为以演艺产业为主导,集演艺总部、文艺演出、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文化商务等功能于一体,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首都演艺核心区。 天桥演艺区核心区东起南中轴路,西至虎坊路、太平街一线,南临永定门护城河,北至珠市口西大街。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刘学增介绍,天桥演艺区分三步实施:近期建设邻近中轴线的起步区,包括天桥艺术中心、天桥艺术大厦、北区配建和市民广场;中期将建设30个左右的演出剧场;远期再建设50个演出场所。 目前天桥地区有天桥剧场、德云社、万胜剧场、天桥杂技剧场、中华电影院等14个剧场。天桥演艺区建成后,近百家剧院将聚集形成剧院集群,包括3个1200-2000座的大型剧场、3个800-1200座的中型特色剧场、10个400座多功能小剧场、10个100-500座的曲艺杂技小剧场和6个少于100座的实验性小剧场以及露天演艺场所。此外,天桥将结合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7条特色街区。7条特色街分别是:一条中轴线、沿北纬路建设的演艺文化街、留学路一带的两条老北京民俗文化街、香厂路民国新市区风情街、西坛墙街和东坛墙街两条天桥斜街。 天桥总规划师高海波介绍,除中轴线外,其他六条街都尽量建成步行街,或高峰时段限时步行。
亮点一:民国风情街
刘学增介绍,民国街将在香厂路的基础上改建,“这里在民国时期就是新城市设计的试点,街道遗留不少民国时期的建筑。” 刘学增希望,未来的民国街可以与天津的意式风情街相媲美。
亮点二:中轴线大街
规划显示,中轴线大街将在绿化带上复建一座古桥。据介绍,这座古桥就是“天桥”最初的来历。而且中轴线大街将恢复景观风貌,铛铛车也将从前门一直连通到永定门。
亮点三:德云社将改造
刘学增透露,为适应天桥地区的总体规划,现有的一些艺术场所即便不搬迁也需要进行改造,例如德云社将配合天桥演艺区整体规划进行外观改造,万胜剧场将作为配套公共建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