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甘泉》,是为纪念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而创作的大型交响叙事合唱,词曲作者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美国耶鲁大学资深学者苏炜和企业家霍东龄。《岁月甘泉》2009年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引起广泛关注。2月11日在耶鲁大学演出时也引起轰动。 参加今晚演出的阵容强大,主唱演员有歌唱家费越、赖建平、邵瑋玲、陈旻、岳彩轮等。 参加演出团体有耶鲁大学交响管乐团、耶鲁合唱团、康华声乐团、康州中华联谊合唱团、印第安纳州中华合唱团等。130多位团员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中有数十位是金发碧眼的“洋人”。 《岁月甘泉》今晚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获得圆满成功。一位名叫苏珊的白人妇女对记者说,今晚的音乐太优美太感人了,完全可以与最好的百老汇音乐剧比美。 耶鲁大学交响管乐团指挥家多菲(Thomas Duffy)说,40多年前,中国有两千多万知识青年到贫穷农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他为此深受感动。他还说,他率领耶鲁管乐团演出《岁月甘泉》,是希望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 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中国知青组歌《岁月甘泉》 演出后词曲作者向观众致意 金发碧眼的洋人参加演出 曲作者霍东龄(左)、词作者苏炜 2008年9月16日,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知青组歌《岁月甘泉》参加了纪念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综艺晚会“永远的情怀”的下半场演出。廖昌永、范竞马、穆红、刘东红、陈前领唱,张国勇指挥,粤海知青艺术团合唱队演唱、广州交响乐团伴奏。 2008年9月16日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演出剧照(图片来源:粤海农垦知青网站) 2009年11月29日,知青组歌《岁月甘泉》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丁毅领唱,特邀美国耶鲁大学爱乐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咸信益担任指挥,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演唱、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乐团伴奏。 2009年11月29日国家大剧院演出剧照(图片来源:粤海农垦知青论坛)
以下是“美国中文网”对2011年2月26日《岁月甘泉》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报道:
蹉跎岁月如泣如诉 中外艺术家联袂演出
据现场观众小赵表示,他是“老三届”知青的后代,小时候常听爸爸讲插队时生活艰苦的事儿,爸爸说当年在崇明岛农场插队时患了急性肝炎没有药治疗,也不愿意请假,生怕表现落后,队长发现他在干活时呕吐,才劝他休息,最后靠不治自愈。本是出身音乐世家的小赵还说,霍东龄先生的曲子做得很不错,对于一个不是作曲专业的人来说能达到这么高的造诣,十分难能可贵。他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感动! 该次演出由词曲作者苏炜、霍东龄及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岳彩轮, 耶鲁大学著名指挥家 Dr. Thomas Duffy 携手隆重推出。 据词作者苏炜表示,大型交响叙事合唱《岁月甘泉》的演出团体由耶鲁大学交响管乐团、岁月甘泉合唱团(包括耶鲁华人合唱团、康华声乐团、康州中华联谊合唱团、大哈地区歌剧演唱团、印第安纳州印城中华合唱团及康州地区中美合唱爱好者)组成,也是一支“含金量”最高的演出团队,130多位团员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中,有不少是金发碧眼的“洋人”,这次来纽约演出,开车10几小时来回,不拿一分钱报酬,经过近1年的排练,完全是靠拼音注音把歌词如此整齐划一地演唱出来,真让人不可思议。 主唱演员有国际歌剧比赛获奖者男高音歌唱家费越,“不输名角”的女高音邵瑋玲,获《纽约时报》推介的蜚声纽约社区的男高音赖建平,中国当代著名歌唱家之一陈旻,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教育家岳彩轮联袂担纲主唱。 歌唱家陈旻表示,《岁月甘泉》2月11日在耶鲁大学演出曾引起轰动,台上演员流着泪水唱,台下人含着泪水听,苏炜、霍东龄词曲完美的组合,堪称是珠联璧合,我唱一次感动一次,这次在卡耐基演出也不例外,觉得胳膊一阵一阵发麻,心在颤抖,我自己先被感动了,然后才能感动观众。 词作者苏炜表示,他15岁去海南岛插队,当时父亲哥哥都被送进监狱,处境十分艰辛,当地老百姓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有位哲人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所以,无论现在遇见再大的难关,想想插队时所吃的苦就不算什么了。合唱指挥陆成东也是一位老知青,他说,面对苦难,不屈服,不抱怨,学会感恩,成为一个精神的强者,这就是我们所要弘扬的知青精神,也是组曲取名《岁月甘泉》的缘由。 《岁月甘泉》英译者温侯庭(Austin Woemer)指出,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它能用音乐的语言,将听众带入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从形式到内容,其对历史的演绎都超越了最好的百老汇音乐剧。 指挥家Dr.Thomas Duffy指出,他和苏炜是耶鲁大学的同事也是朋友,所以有缘为此组歌指挥。耶鲁有记载历史的传统,40多年前的1968年,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有2千万的中学生和城市青年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穷乡僻壤度过了自己青春宝贵的岁月,改变了中国整整一代人的人生轨迹,过去的苦难对今天有正面的影响,耶鲁管乐团演出此作品,目的是让美国学生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不是简单地知道买名牌消费肤浅地生活着,感谢词曲作者的出色创作,让耶鲁学子进入中国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