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活动 > 全国知青

知青现状调查

时间:2006-12-13 01:0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676次
 
知青现状调查
 
作者:记者 孙欣  来源:法律与生活  
 
 
        历史回放:1968年,整个国民经济处于衰退状态,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4.2%,绝大多数工矿和企业无法招收新工人。同时,招生考试制度又被废除,造成1966~1968届初高中毕业生(俗称“老三届”)大量积压在城镇,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出路”被寄托在“到农村去”。
        1968年底,1000多万在校的青年学生因一道“最高指示”到了农村,开始了他们的知青生涯。其后,连年照此执行,长达十年,散布在天南地北的知青多达1600万人。
        2005年9月9日,一名50多岁的妇女走进本刊编辑部。她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向记者述说了她及18名同伴的诉讼经历,希望媒体关注他们这些知青的命运。此时,记者才突然意识到,“知青”这个词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热血青年还好吗?
 
女儿是全部
       连续两个晚上没睡着了,一大早,刘女士吃了片降压药,还是硬撑着上班去了。她不知道,今天,上司还会不会有意为难她。她明白,这是公司想让她走,可是,为了每月数千元的收入,为了能留在北京陪女儿,什么委屈她都得忍下去。她说自己拿出当知青时的勇气来,一切困难都能挺过去。
      “如果不是因为我是知青,这些也许都不会出现。”刘女士说自己在当知青的同伴中命运还算过得去,可是按照正常的生活轨道,一切也许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1968年,刘女士初中一年级,15岁,就从北京下到延安当知青。小小的年龄,当然吃了很多苦,所幸因为她表现突出1971年被招工到华山脚下一工厂,又因为表现突出,1972年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被保送到位于省城西安的某大学。三年后,她拿着大学文凭重新回到华山脚下,同时带回去的还有一名男同学的思念。
       结婚前她把男友领回家,家里坚决反对,倒不是嫌对方人不好,而是男友是当地人,已经留校了。家人明白这样她就回不了北京了,当时返京潮已经出现,她的同学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返回。她其实并不很想回北京,因为父母去世早,她是姐姐抚养长大的,早就想过自食其力的生活,不愿意再拖累有老有小的姐姐。
      结婚后,他们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丈夫在西安,她在华山。“那几年真是苦”,她甚至认为比插队时还苦。孩子没满月她就带着孩子回厂上班了,因为没经验,孩子脐带感染了,病得很重。她自己楞是守在孩子的病床前三天三夜没合眼,在紧张与劳累中“坐了月子”。
     那个时候,她与丈夫的奋斗目标是结束分居生活,调到一起。
     她终于调到西安后,两人又开始为房子奋斗。孩子好几岁了,他们的家还是一间丈夫单身时期的单身宿舍。为此,丈夫想尽了办法后,努力学习英语,准备出国。功夫不负有心人,出国考试结果下来了,丈夫考了全校第一。可是成绩下来的第二天,校领导就安排他带学生到外地实习,一个月后他回来了,发现顶替他的那个人早出国了。丈夫又开始跑职称,可是他的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总让他排在最后几名。
     女儿初中的时候,落实知青的政策出台了,可以有一个子女返城。考虑到北京的高考分数线低,她把女儿的户口迁回北京。自己这一代被耽误了,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因为各地出题方式不同,女儿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学期,他们全家就带女儿转学到北京,希望她有个适应过程。没地方住,她想了很多办法,终于借到一同学自己楼下临时搭建的小平房。她与丈夫轮流请假陪着女儿。“看到女儿身上被蚊子叮的一个个大包,突然很后悔当初没想办法回北京。”她抱怨,是丈夫这个当地人拖了后腿。那段时间她还在北京跑了跑,试图找个接收单位。因为政策规定,只要有接收单位就可以回京。可是因为年龄大了,还因为就业人口急剧增加,没有结果。
      四年后,女儿大学毕业,在北京某公司找到工作。不放心女儿在外租房住,她让女儿住到姐姐家。一天两天还好说,时间长了,那些惦记老头、老太太房子的儿女们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听着女儿在电话中的哭诉,刘女士心如刀绞,再次动了回北京的念头。
      此时她在厂里已经做到总工程师,事业如日中天。可为了女儿,她决定提前退休,就是内退。领导、同事都劝她再考虑一下,这个一向以事业为重的人却觉得不能再亏欠女儿,还是毅然办了手续。接着,连夜赶到北京。下火车后,她没有立刻去见女儿,而是去逛了无数售楼处,抱着一堆楼盘广告回到姐姐家。
      一个月内,刘女士就敲定了房子,并且用大半生的积蓄交了首付,房主是女儿。因为是现房,钥匙很快拿到,刘女士的丈夫也利用放暑假的机会赶来帮着一起装修房子。那些日子,刘女士累得全身浮肿。
      女儿安顿好了,刘女士松了口气。可是,女儿一个人住她实在不能放心,于是她留了下来,说是等女儿结婚了她再回去陪丈夫。
      那段时间,她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发现“大家混得都还行”,“除了我,都早就回北京了”。有房、有车、子女留学,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大家又替她可惜一番,说凭她的干劲在北京早就“发”了,要强的她听了很不受用,以后这种聚会就基本不去了。
      但聚会后就有同学找她,看中了她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再加上了解她的为人,一定要她到自己新办的厂子去帮忙。闲着也难受,她去了。因为厂子刚开始,千头万绪,经常是白天黑夜连轴转。帮了大忙的她一年后还是离开了,因为厂子运行正常了,同学全用上了自家的人,她识趣地主动递上辞呈。这次工作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不光能陪女儿,还能挣些钱还房款。于是,她很快又找到第二家。
      丈夫因为还没有退休,只能在节假日过来看看妻女。工农兵大学生如今更不受重用,丈夫基本处在无课可上的状态,早早就秃顶了。今年暑假后,丈夫找了借口,留在北京。可是找了一圈,投了无数份简历,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回音了。放下大学老师的架子,丈夫当上了保险推销员。
      “现在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家三口团聚了”,刘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但记者问她以后的打算时,她却含糊了,“孩子结婚了我们就回去了,可能是。”“知青经历对你是好是坏?”记者问。
      “有好有坏吧”,她想了一下,含混说道,接着又补充一句,“那种生活能磨练人的意志”。
      刘女士说从离开插队的地方后,再没回去过,也没有这个念头,她的理由是“过去就过去了吧”。
      比起张女士,刘女士是幸运的,她可以选择忘记过去,可是张女士为了要解决一些遗留问题,不得不频频回首。
 
户口至今还在农村
      张女士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来编辑部的妇女。她拿着一堆整理得非常清晰的材料,一进门就说:“我是知青。”言语间很为自己曾经是知青的身份自豪。在采访中,她多次强调,知青就是知识青年,是有文化、有抱负的人。也许因为这种心理,她十分不愿意谈起自己具体的生活经历。
      在张女士拿来的材料上处处都有“农婚知青”的字样,记者询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立刻就忿忿不平地说:“这是当地对我们的轻视,是侮辱性称呼。”接着开始抨击当地对他们的不公平,情绪十分激动。在记者一再表示下,她才不情愿地细细说起事情的经过。
      原来,“农婚知青”就是留下来与当地农民结婚的知青。他们的问题比返城知青要复杂得多,命运也因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张女士是浙江人。1969年12月,高中毕业的她被敲锣打鼓送到浙江某公社务农,当时她23岁。她回忆,“大卡车披着大红花,大家都觉得很光荣”。没想到大卡车驶向的是她人生的另一条路。
      下乡期间张女士的父亲病故,家中只有继母。因为在上海的父亲是“文革”中被迫害死,所以她受到连累,“以为天不会亮了”,张女士只好嫁给了当地的农民。出嫁时她已经年近30岁。1977年,恢复高考。从村里的广播中听到这个消息距离考试只有十多天了。张女士是个要强的人,很希望能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于是马上开始准备。时间紧张,加上还要照顾才几个月大的孩子,高考失利。
      尽管返城的政策出来了,规定25岁以下未婚的才能返城,可她这些条件都不具备。而且家里没亲人了,这里又有孩子和丈夫,就留下吧。“到现在我的户口还在当地。”国家对不能返城知青做了安排,要求“就近安置”,有条件的到大型企业,没条件的到社办企业或知青厂去。这样,1979年张女士招工进了知青厂。之前她在村里当代课老师,但因为没有后台,一直无法转正成公办老师。
      工厂是做电子元器件的,活比较轻松,工资二十多元,在当地农民看来,已经是笔巨款,何况又是国家的人,户口也成了城镇户口。那时候真是过得很满意,毕竟自己是知青,跟农民不同呀。
      可安稳的日子不长,由于知青厂技术薄弱,经营得不好,三四年的工夫就做不下去了,纷纷关闭或转手。她所在的工厂承包给了个人,他们一批知青失业了。当时,他们已经四十多岁。
      为了谋生,张女士与当地农民一起做了一段时间的副业,她说“都这么苦过来的”,心理上并没有多大落差。后来,张女士只身来到宁波,寄居在亲戚家里,四处找工作。因为当时国家经济刚刚复苏,急需人才,她又是高中学历,在当时已经算高学历了。很快她成为一名会计。“在宁波算是开了眼,知道怎么做企业了”,一年后,带着学来的经验,她回到村里办了个玩具加工厂。勤奋加上她的知识,企业发展很快,成了拥有100多名员工的大厂。两三年的工夫就给家里盖起了小楼,让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她又替两名知青交了劳动合同制工人十年的养老保险费。在她赞助的同学聚会上,留城的同学都羡慕地说她是“因祸得福”。
      经济上宽裕了,可她与丈夫的分歧也日趋白热化。尽管从前因为性格、生活习惯等产生的矛盾也存在,可凑合过日子还说得过去。但丈夫在经营上的“短视”让她再次正视一个事实:他们不是一类人。有钱后,张女士想把钱投入再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一来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二来也可以给渐渐长大的子女提供教育费用。可是丈夫有点钱就忘乎所以,吃喝玩乐。甚至在她到处推销产品之机把小姐带回家里。她无法忍受了,想到赶在丈夫把钱挥霍完之前抢救出来供孩子读书。于是,1993年她把企业卖掉,然后离开丈夫,只身到宁波陪两个孩子读书。
      因为出身大城市,又受过多年的教育,她明白知识的重要。所以孩子一到上学年龄,她就把孩子送到宁波读书,毕竟教学质量比农村强多了。
      供两个孩子读书,只靠积蓄当然不够。她又接连办了两次工厂,可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都没能坚持下来。接着她又做过推销员、经纪人等。她说:“我做了最大努力,很辛苦。”孩子们很争气,女儿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儿子也顺利地在邮电局找到工作。她再不用为经济发愁,可以安心养老了。这个时候,她与同样命运的伙伴们发现了自己的养老金中存在问题。
      “我举个例子”,她说,“我们这里有一起下乡的两姐妹,工龄一样,可在我们这里的姐姐养老金比在别的县的妹妹少了两三百元,并且退休时间还比妹妹晚了五年。”而这个养老金,还是当地要求他们在2000年每人大概补交了将近两万元的养老保险费后才获得的,有些知青因为交不起,达到退休年龄也无法享受退休职工的待遇。2003年,当地政府又发文,让他们补缴十几年的医疗保险基金,约一万多元,靠养老金生活的知青们实在无力交纳了,至今也无法享受医疗保险。
      “当地财政收入是全省第一,为什么对我们这么斤斤计较,还不承认我们是职工,只承认是‘农婚知青’,这不是歧视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张女士等“农婚知青”向当地劳动和保障局递交报告,请求纠正这一不符合职工社保政策的做法,但对方的答复让他们很不满意,没有解决问题。于是,他们起诉到法院。诉讼经历了几个回合,最后省高院以不在受理范围内驳回了他们的起诉。
      为了改变这一败局,知青们四处奔波。张女士说:“我们不是图钱,是想争取公正的待遇,不能因为我们在农村成家了,就被区别对待。我们要为自己维权,真是很不容易。”说着,她的声音沙哑了,“如果不是有当时的‘运动’,我不会是这个命运。我的很多没下乡的同学现在位居高位,过得很好。上学时,我的成绩在班里可是名列前茅的。”
 
一直没成功的下海经历
      如果说刘女士和张女士还在为生活奔波无暇回顾从前的话,黄先生则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去“看些东西”、“想想过去”,因为他已经很长时间不去工作了。
      黄先生是1967年底,从北京去黑龙江兵团的,当时高三。1974年“没费什么劲”回到北京,因为当时北京调了大概3000名知青充实师资。黄先生被分到中学教书,“当时学校的混乱情况现在无法想象”,“学校的窗玻璃没一块是完整的”,所以一起回来的很多老师都无法适应,甚至得了病。黄先生说自己相对是个坚强、乐观的人,可是每天放学后静下来看报纸时“字乱晃、头晕”,他后来才知道那其实也是得了轻微的神经官能症。所以1977年一恢复高考,黄先生立刻报名,可惜因为考生太多,尽管上了分数线也没能被录取。1978年,黄先生终于考上北京大学数学系。当时他已经30岁了。为了追赶失去的青春,他日后做了种种努力。
      毕业后他被分配在某大学教书,他很快发现学校派别斗争激烈,而且年龄大的原因要想在数学上有所建树很难。职称评不上去,加上个性的“不安分”,四年后,黄先生下海了。
      下海后呆的第一个公司是一帮“投缘”的年轻人。一年后,因为“理念不合”,黄先生又投靠到某区政府,与区政府合作到海南做公司。1988年去的,1992年公司就结束了,“其实运做时间很短,后两年是我一人在那里善后,打官司”。公司工资发到1992年底,然后他的档案被放到人才交流中心。按照传统的说法就是,他已经没正式单位了。
      不久他把档案放到一个同学的厂里,想节省点存档费。等到想起来去看看时,却发现工厂已经早就不存在了,而同学也不知道去向。费了很大力气,找到那个同学,才知道同学在家里帮他保存档案。
      从海南回来后,他“又挣扎了两年”,还是想去海南开公司,一直对那里念念不忘,可是都没能成行。
      1994年,国家改革力度加大,“我很受鼓舞”,于是注册了一家私人公司,经营范围很广。尽管自己当了老板,可一个雇员都没有。成本低,所以黄先生也经营得很随意,“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等于完全没做起来”,他承认,原因是“自己有些想法太天真”。
      期间,还有过几次经营尝试。与几个同学合开过商店、照相馆,或者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因为分配纠纷最后都不了了之。
      黄先生自己总结:“我下海后的经营都不成功,太理想化了。”因为这些不成功,黄先生后来很少做事,大部分时间是“在网上潇洒”,“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经历”。看的同时,他还做收集工作,然后“提供给想看的人”。他做得津津有味,并认为“很有价值”。
      他说自己很幸运的是,尽管没去做事,但生存问题不用操心,“住房、孩子都没问题”,“降低生活水平还过得去”,并且再过三年就可以领养老金了。这样他就可以做一些自己希望做的事。
      他说也听说有的同学混得不好。一个同学在得肝炎后被单位买断工龄,给了一万多元“踢”出大门。“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说,“我们这一代是步步都赶上了,现在为改革买单的都是这些人。”但是,他说自己不会像其他下岗的人那样愁眉苦脸,“比如知道养老金的事不可靠,可是个人不可能有改善的办法,所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很重要。”
 
记者采访后记:
      采访中,我发现被采访者都拒绝对我谈起过去的经历,无论是人还是事。有心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只有心灵受过重创,伤口未曾愈合的人,才不能回顾过去。而且,受伤的程度和抗拒回忆的强度是成正比的。这些心理伤痕对他们今天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着影响。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它特殊的方式造就了一代人。
      从有关人士那里,记者还了解到,因为当年高干子弟下乡者颇众,他们代表的是一千六百万知青中后来能够“出人头地”的那一小部分人。然而,更多的老知青现在是在社会底层挣扎、为稻粱谋:由于文革失学,这些人学历较低,文化基础薄弱,从当初下乡吃苦到回城待业再到晚婚、晚育、找房子,几乎各种人生烦恼都遇上了,如今又遇到了下岗潮,按年龄层的划分,下岗者最多的应该正是当年的知青。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