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精品文摘

鲁迅流传的希望

时间:2011-12-31 09:2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815次
鲁迅流传的希望 王得后 从南开大学开会回到北京,心有涟漪,很想写点感受。三十年来,这还是第一次。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啦。 会议是纪念鲁迅的。今年鲁迅诞生一百三十周年。一个死人,假如还活在人的心里,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飞进百姓家的今天,纪念一下,也

 

鲁迅流传的希望
 
王得后
 
  从南开大学开会回到北京,心有涟漪,很想写点感受。三十年来,这还是第一次。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啦。
  会议是纪念鲁迅的。今年鲁迅诞生一百三十周年。一个死人,假如还活在人的心里,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飞进百姓家的今天,纪念一下,也是人情之常吧?自然,必须真心诚意亲近鲁迅,不是鲁迅当年憎恶的“敬而远之”,不带消费鲁迅的口是心非的私利。
  不过鲁迅就是这样特别。逝世前一个月,他发表一篇题名《死》的文章。是重病后的杂感。其中给亲属写下了七条“遗嘱”。第三条就是:“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是“不要”!是“任何”!多么决绝!自然,这是给家属的。如果家属“听话”,总该谨守的吧?可是鲁迅又早就说过:“‘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于是乎又预留下“造反”的后门。
  何况非家属!“遗嘱”的不是他们。
  鲁迅为什么这样坚决拒绝“纪念”他呢?检读他的文字,说来也话长。不知道是不是和他说过的这些话有关?
   他说:“但我想在这里趁便拜托我的相识的朋友,将来我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纪念册。因为这不过是活人的讲演或挽联的斗法场,为了造语惊人,对仗工稳起见,有些文豪们是简直不恤于胡说八道的。结果至多也不过印成一本书,即使有谁看了,于我死人,于读者活人,都无益处,就是对于作者,其实也并无益处,挽联做得好,也不过挽联做得好而已。”
  可这次天津南开大学和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召开的会,与会学人五十九人,提交论文三十篇,筹备充分,与会者认真。而开得更颇有亮点。虽说挂着“纪念”会标,实行的却真的是会标上的“学术讨论会”。即使开幕式这种“礼仪”,主持的陈洪院长、杨阳馆长也没有“纪念”的套话,没有阿世的八股,没有把鲁迅工具化的导向。只简短地抒发己见,又颇见对鲁迅的深切理解。而“讨论会”在乔以钢教授的主持下,以其开明、开放的无言之言鼓舞与会者,确实是比较无所顾忌,比较畅所欲言,又不设评点人,多有热烈的争论。争论,在如今的学术会上是奢侈品;大多是各说各话;即使评点,也成了套路,中庸一番。谁理会“搔痒不着捧何益,入骨三分骂亦精”?会上,虽然难免陈旧的话语,“导师”式的指点迷津,毕竟没有“二丑”。
   讨论会是很有学术分量的。给我感受最深的,是黄子平教授的《他结巴了——鲁迅与现代汉语写作》。子平确实厉害。他用十五分钟的发言,就把我苦读鲁迅五十年未能摸到的另一扇大门,精准地推开了。真所谓如醍醐灌顶,如当头棒喝,茅塞顿开。请看他的“提要”:
   旧的语言系统崩溃了,每一个词语都摇摇晃晃,发生震颤。鲁迅是现代中国唯一‘从内部’体验到这种震颤的作家。鲁迅挣扎地应对这个错位的时代,充满了表达的焦虑,但同时提出在语言系统的废墟上‘让语词做更多事’的激进要求,——他的写作只能是‘结结巴巴’的。这种写作当然不见容于以‘规范化’为标的的现代汉语体制。问题是:如何在口若悬河的当代习得一种口吃的语言方式?
  当场有学者解读为这是语义学、修辞什么的;黄又作出澄清,再次申说自己的意思不是语义学,不是修辞。我的领会自然更加不一定符合他的尊意,我感到的是:他论述的鲁迅“怎么说?”这“怎么说”,不是“讽刺”、“冷峭”、“反讽”、“犀利”、“尖刻”之类,而是运用现代汉语转型的内在冲突,以别样的方式表达思维及思想的别样蕴涵。
  这时想到了我自己。我很惭愧。我一直知道:我自己几十年的所谓研究,不过是原始的、起步的:“鲁迅说了什么?”我未能摸到“怎么说”这门径。一次学术讨论会,有一个这样的创见,开辟新的门径的创见,不仅仅是成功的,简直是质量奇高而且罕见的了。一个讨论会,和一个人相同。试看世界学术史,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的创作,不可能字字珠玑,篇篇经典。传世的经典有一二三就了不起了。鲁迅也是这样。
  何况讨论会还有许多精辟的发言。比如有一位引述鲁迅的“文学的理论不像算学,二二一定得四,所以议论很分歧”的见解,我觉得切中时弊。中国鲁迅研究界自以为“标准答案”掌握在他手里,唯有他掌握着鲁迅研究方向,乃至这方向是有来头的学者、教授太多了。
  更有商昌宝博士的“自由发言”,直抒己见,慷慨辩驳,他有热烈的好恶,他有明辨的是非,是一个可敬可爱的青年教师。
  最后,我非常欣赏、佩服一位穿红衣裳的研究生的勇敢和坦诚,大概是八零后或九零后吧?面对济济一堂五湖四海奔来的老师,她勇敢地诉说自己读鲁迅的感受:前一段我一直在读的杂文全集,包括他跟许广平的两地书,我自己有一个特别直观的感觉,就是,这真是一个特别可爱特别好玩的一个人。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是那种孩子气的,很任性的、很可爱的。比如我一直读他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陈西滢和徐志摩的文章,有时我读着读着,心里就会有很会心的,想去笑的感觉,觉得先生真的太较真太诚实了,较真诚实的都有点扯着人不放了。
  这是和我自己感到的沉重、严峻、犀利、深邃完全不同的;好新鲜、好活泼的感受啊。鲁迅流传的希望在青年。在青年愿意阅读,喜欢阅读,有自己的感受,能独立的思考。哪怕他/她和我的读后感不同。但,不同中有相同的鲁迅写下的白纸黑字啊。这就足够了。是么?我想。
 
 供图/小小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