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书海拾贝

刘火:读经典,积淀民族的智力平台

时间:2015-04-26 01:4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50次
无论中华经典,还是域外经典,抓住生活中每一点空闲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不只是修身和养性,还可以把书里“表现人类思想的常态及其不断变化的各个方面”,化为我们的知识来源、力量来源和道德来源。

 


    4月23日是联合国规定的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由于“全民阅读”在今年两会中已连续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提倡全民读书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虽然中国2012年就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第一大国,但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年人均图书阅读不到5本。在全民阅读成为国家和公众的共同意愿时,除了一般阅读之外,其实读经典文学著作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经典,它既可以穿越时空,也可超越不同的文化。重要的是,经典会如火如水,既可给阅读者热情又可给阅读者滋润。笔者当年初中只念了两年半就下乡当知青,之后也没正儿八经念过大学,经典原本大约会离我很远。不过,师范毕业我分到一个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公社完小教书,每天下午3点后,整个学校就空寂下来。正是那时候养成了笔者之后哪怕在职场最忙时也读书的习惯。而且一读就从经典开始。

 


 


  读经典更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因为经典大多是长篇巨著,如果没有耐心,如果静不下心,肯定读不下来。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技术的发展,中国最近十年发展的脚步尤其之快。经济的提升让很多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与几十年前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有更多的资金来改善居住及日常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而金钱在一些人的价值体现和目标追求中所占的分量自然上升。所以,当前的消费社会让一些人的心态比以往更加浮躁。


  此外,快节奏的生活和对吃穿住行的攀比,让一些年轻人心中滋生戾气。他们静不下心来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职场竞争中胜出;如何面对人生中暂时遭遇的挫折,调整心态迈过沟沟坎坎。应该说,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可以缓解这些问题。

 


 


  静下心来读经典,就是反对浅阅读,同时也反对戏阅读。浅阅读和戏阅读,不仅有可能稀释经典里厚重的力量,而且有可能把经典只当成娱乐时代里的类似八卦。当然,在一个“云”信息但碎片化的当下,静下心来读经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地铁、公交里十个有九个看手机的年轻人,就能明白信息技术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改变。一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是多元,二是经典本身不如通俗读物和时尚读物那般易于接受。读经典,其实是要让经典里凝结并呈现出来的人类的历史、智慧、经验、教训等,成为个人的或者个人集合起来的民族智力基础和智力平台。


  无论中华经典,还是域外经典,抓住生活中每一点空闲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不只是修身和养性,还可以把书里“表现人类思想的常态及其不断变化的各个方面”,化为我们的知识来源、力量来源和道德来源。

 


 


      (作者刘火是四川知青,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