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书海拾贝

孙郁:被忽视的鲁迅思想资源

时间:2014-09-08 02:0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15次
作为现代中国文学之父,鲁迅一直是国家主义话语里的一个异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学。但是在他的思想背后复杂的隐含,并未被左翼文化人士所继承。从后来的文化发展格局来看,鲁迅的问题意识被窄化解释的情况一直存在着,以致混淆了其思想的各种元素之间的界限

 


 


 

      作为现代中国文学之父,鲁迅一直是国家主义话语里的一个异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学。但是在他的思想背后复杂的隐含,并未被左翼文化人士所继承。从后来的文化发展格局来看,鲁迅的问题意识被窄化解释的情况一直存在着,以致混淆了其思想的各种元素之间的界限。

 

      很少有人像鲁迅这样有国际主义的视野,他后来持续不断的翻译实践,使其与自由主义和左翼队伍都存在距离。在面对民族、国家之类的话题里,他的多元意识使精神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早期鲁迅受章太炎影响,是个民族主义者。但同时也接受了世界主义的思潮。这两者在他那里交互出现,形态颇为复杂。留日时期,他借世界主义讨论民族解放之业,根底在民族自救。这里,章太炎的排满意识被其接受,同时拜伦的解放他国人民的义举被深深认同。兴汉业,保种姓,在他那里是一个主题。而那视野,是在与日本文化对比里形成的。

 


 

      章太炎排满意识,有大中华的因素。但其过程也含有联合印度、越南等国家推翻帝制的梦想。联合他者,就有了超越民族主义的一面,这对后来的多元意识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排满思想在《民报》那里一直是一种主旋律。鼓动汉学的精神,驱逐外来入侵者,乃一时舆论的中心。不过鲁迅那时候发现了排满的爱国主义,可能也存在问题。他在《破恶声论》里提出了“兽性的爱国主义”。即以野蛮的方式去对待弱者,以爱国之名而行非人道之事。“兽性的爱国主义”的根底是以强凌弱,与民间的思想相违。他认为:中国的文明,“不借暴力以凌四夷,宝爱和平,天下鲜有”。但晚清以来讲爱国主义的人,带着反和平主义的思想,倚强凌弱的思想甚浓。他警惕道,这是极为危险的倾向。

 

      他最早注意到托尔斯泰,其实就是那种反凌辱的意识所含的暖色。这是超越国家意识的精神资源,与兽性的爱国主义相去甚远。托尔斯泰的伟大处是,“恶兵如蛇蝎,而大呼平和于人间,其声亦震心曲”。

 

      当外来资源使用越来越多的时候,鲁迅发现,近代以来的许多思想家都是世界主义者。这引起了他的注意。爱罗先科、罗曼•罗兰、萧伯纳,都是放眼世界的人。在对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看法就非同寻常了。罗素反对战争,甚至成为自己的祖国的敌人。这些信息给中国知识界很大的启示,中国的世界语普及和国际主义运动,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鲁迅成了这些工作的积极支持者。

 


 

      鲁迅对自己的文化环境是极为清楚的。他认为汉族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干。但他同时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国被忽略的现实。在他看来,中国文化内部一直存在一些问题,要么汉族文化压抑少数民族文化,要么是外族对其他民族的侵扰。中国文化是建立在主奴文化基础上的。没有一个多元共存的文明环境,其文明是有污点的文明。他讨论压迫的时候,对排除异己的思维方式的反感一直挥之不去。文化中的奴性,使民族与国家都处于非常态化的状态。

 

      使鲁迅思想发生变化的是“一战”的经验。他意识到,每个民族都不易独立的发展,而且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是平等、自然的关系。一战所折射的人间互利意识,在他那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波。

 

      1919年,在译介了武者小路实笃《一个青年的梦》后,鲁迅发现了托尔斯泰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思索。在那译文的后记里,他写道:

 

      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并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譬如现在论及日本合并朝鲜的事,每每有“朝鲜本我藩属”这一类话,只要听这口气,也足够教人害怕了。

 

      高远东教授将这些看成“互为主体”的思想。即鲁迅精神的原点,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此后,鲁迅关于民族与国家的系列文章里,表现的都是类似的意识。即在强调民族自立同时,警惕大中华主义。在反对外来入侵者时,又意识到向敌人学习的非民族主义思想。

 

      民国之后,大汉族主义与专制意识是复杂地纠葛在一起的。国民党当局的民族主义文学理论旨在抵挡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鲁迅看到了这种爱国主义的问题。他与俄国文学对话以及与日本左翼作家的对话,都被对手侮辱成投降或汉奸之举。反对鲁迅的人认为,鲁迅缺少对本民族历史的尊敬。但事实是,鲁迅是通过对自己民族不光荣历史的清理,去寻找内在闪光的逻辑。《故事新编》的整体框架,折射了鲁迅的这一思想。

 


 

      鲁迅曾经非常关注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他从新的历史观念里发现,民族问题是一个历史的话题。比如他说唐代,就大有胡气,乃思想开放所致。他认为中国的文化,是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这交融的过程,不是你吃了我,或我吃了你,而是“自他两利”。

 

      互为主体的思路,使鲁迅不仅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罕见的作家,重要的是成为东亚知识分子共有的财富。韩国知识分子与日本知识阶级对鲁迅的亲密感情,恰是其反奴役理论的多重空间的价值。对内,讲究民族平等,对外,是一种世界主义的情怀。这个思路,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所珍视,亚洲诸国的矛盾以及本民族内部的冲突,其实恰是未能建立互为主体意识的缘故。

 


 

      辛亥革命后,鲁迅对民族主义者的批评增多。到了1917年前后,汉族中心的思想被批判国民性的思想所取代。汉文化自审的问题比赞美汉文明传统更为重要。在思考中国社会的出路时,他从其他民族的遗产里发现了诸多有意义的存在,世界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给了他诸多的启示。

 

      晚年的鲁迅一直处于紧张的环境。一是政府的打压,因为他不是政府眼里的好公民。也受到左右翼势力的夹击,原因是提倡革命又反对导致新的主奴关系的革命。在处理中国问题的时候,他借用了托尔斯泰的资源,也借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但却诞生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国家观与民族观。在现实里却又不属于现实,其乌托邦成分与现实情怀复杂地交织起来,给中国的文学带来了多重的意象。其繁复的思维里的艺术创造,跨越了汉语思维的疆域。不仅受到少数民族的欢迎,也在异邦引起不小的震动。以抵抗的方式而接受域外的价值思想,使他把专制主义与大中华主义与新生的国家秩序剥离开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哲学。而这,恰成为其思想遗产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本文为孙郁在近期北京召开的“中以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