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 文学评论

铁凝:我和文学丰碑没有可比性

时间:2006-12-17 09:0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596次
      她是中国作协的新一代掌门人,今年只有49岁;她从小就热爱读书,为圆作家梦,主动放弃留城、当兵机会,下到农村,她心地善良,从不摆名人架子,至今未婚:……称自己更多时候更像是一个家庭妇女。 
 
         铁凝:
            我和文学丰碑没有可比性
        
        铁凝,25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7岁成为中国作协理事;39岁成为河北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49岁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年轻,是新一届作协主席最大的特点一—中国作协成立57年来,前两任主席,分别是德高望重的文学巨匠茅盾和巴金,他们分别是在53岁和80岁走马上任的。铁凝坦言自己的当选是“喜悦和惶恐并存.压力和责任同在。”“惶恐是因为我的两任前任都是文学的丰碑,我和他们没有可比性。我始终不敢忘记:这份荣誉,决不是非我莫属,当代许多文学大家,都有能力胜任此职。”
 
“五七女儿”,从小就喜欢读书
        铁凝,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在她来到这世上的时候,中国一批正直的人正遭受着冤屈。她的父母也都被下放到了“五七”干校。作家古华曾在中国作协的一次会上送给她一句话:“你是‘五七女儿’。”
        小铁凝4岁以前,一直住在北京的外婆家,4岁以后,才被父母接回了河北保定。她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他很希望女儿将来也能成为一个画家,可是身为声乐教授的母亲则一心想将女儿培养成一个歌唱家。
        而小铁凝本人似乎对舞蹈更感兴趣。那时,中国有两部最著名的芭蕾舞剧,一部是《白毛女》,一部是《红色娘子军》。在它们被拍成电影后,小铁凝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她最崇拜的是上海芭蕾舞团在《白毛女》中跳“白毛女”的那个名叫石钟琴的女演员。当时,长得“黑里俏”的小铁凝特别喜欢自己对着镜子摹仿剧中的一些动作,父母见女儿喜欢芭蕾舞,还给她请过一个教芭蕾舞的老师,小铁凝学得可认真了。
        上学以后,父亲发现女儿的书包里总是塞着一些书,就给她开了一个书目,从《中国通史》、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到托尔斯泰、契诃夫。家里没有的,父亲就去图书馆借来给她读。但是好景不长,“文革”开始了,可以读到的好书越来越难找到。学校也都停课了,父母又把她送到了北京外婆家。当时,谁家里都不敢有藏书,小铁凝曾推着一辆小车去废品收购站卖书。那时候,废品站的生意可真兴隆.卖书也要排好长好长的队。排队就成了小铁凝一个看书的好机会。她第一次看《静静的顿河》,就是在卖书的队列里。一边看书,一边盯着前面的人,缓缓地往前移动……终于,前边的人走尽了,一只大麻袋,把小铁凝最珍爱的朋友收走了。这次卖书,使小铁凝第一次有了特别心疼的感觉。
        那天,铁凝卖完书回到外婆家,在床缝里发现还掉了一本书,这本书已没有了书皮,她随手拿起来翻了几页,一下就被作者的语言吸引了。尽管,她还看不懂,但莫名地就被吸引了。很久以后,她才知道这本书是孙犁先生的《村歌》。
        上中学以后,铁凝从北京回到保定,竟意外地获得了一个读书的机会。那时学校斜对面有一个造纸厂,厂里有很多回收来的书。一些调皮的男生经常从窗子里钻进去往外偷书,铁凝知道了,就借来看。这个时期,她读了汤达、契诃夫、梅里美和巴奥托夫斯基等大作家的作品。尽管这些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一个孩子而预备的,书中的内容也与她所能感知的生活相距甚远,但她却读得如痴如醉。其中,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她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圆作家梦,主动要求到农村去插队
        铁凝上中学时,最爱上的是作文课。只要一写作文,她就来精神。一次,学农劳动回来后,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题目是“记一次学农劳动”。铁凝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七千字的大作文,把一本作文本都写满了,并自己将题目改成了“会飞的镰刀”.    、
        在这篇作文中,她写了个乡下男孩儿和几个从城市里来的女学生的友情。城市里来的女学生第二天要去割麦子,乡下男孩儿为帮助这些女学生,夜里起来,悄悄地为这些城里来的女学生磨起了镰刀。当这些城里来的女学生一觉醒来时,突然发现镰刀会“飞”了……
        她这篇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让她在课堂上当众朗读。回家后,她神气活现地拿出作文,向全家人朗读起来,母亲听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母亲反复问她:“这篇作文是你写的吗?”父亲也反复追问她:“你是不是对写作特别有兴趣?”
        在得到女儿肯定的回答后,父亲马上就带她一起去找了住在他们家附近的作家徐光耀,想让他来判断一下女儿是否是块搞文学的料。徐光耀是《小兵张嘎》的作者、父亲的好朋友。他在读了铁凝的这篇作文后,一连着说了两个“没想到”。最后,徐光耀又对铁凝说:“你不是问我什么是小说吗?你写的已经是小说了。”
        一年以后,《会飞的镰刀》被收入了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盖红印章的考卷》。在追忆这段往事时,铁凝不无感激地说:“《会飞的镰刀》是我小说的处女作,一直以来,我都对北京出版社能够发表我高二时写的这篇作文而心存感激。记得那一年,已去插队的我到北京办事,还特意去北京出版社,见了见编辑老师。他除送我了几本新书外,还慷慨地给了我两本印有浅绿色‘北京出版社’字样的八开大稿纸。我将这两本大稿纸小心地装入我绿色的‘军挎’带回了家。我曾多次在写作之前将这稿纸摊开在书桌上。因为它比普通的稿纸大了一倍,所以我在掀动它时,手的动作会很大,这使我仿佛有了一种要书写巨著的感觉。但是,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稿纸格子旁留有的大片空白,这‘留白’本是为修改作品而留的,它随时提醒着你:真正的写作是不容易的,你的写作是不是配得上这么‘高级’的稿纸呢?至今,我都不舍得动用这两本稿纸,我总在想,让我在写最好的小说时,再享用它吧。可是我又知道,世上的事,本是就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我对写作永远充满了神圣的敬仰。”
        1975年,铁凝高中毕业了,她面临着自己第一次人生的重大选择,没有人想到,她竟择了这样一条自认为能够通往文学圣殿的道路。当时正值“文革”的尾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已将近尾声。当时,铁凝居住的河北保定,那时候的政策是:家中老大可以免下农村。当时,铁凝的妹妹正在读小学,似乎也不存在铁凝留城,妹妹下农村的危险;父母当然也希望铁凝能够留下来,而且当时她还有着一个令人羡慕的去向——去当文艺兵,由于她舞跳得好,第二炮兵文工团已决定招她入伍。同学们都说她交上了好运,可是铁凝却郑重地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她要到农村去。当一名知识青年去农村插队。因为在她的印象中,大作家孙犁、徐光耀都是来自农村的作家。
        铁凝的行动,让保定市热闹了好一阵,她被邀请到许多单位去“讲座”,父亲也站是在了女儿一边的,母亲则心疼的不停地流泪,她想不通女儿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阳关道不走,非要去自讨苦吃?母亲气得对女儿大声说道:你就去当你的“女高尔基”吧!
        到农村以后,铁凝认认真真地当起了农民。她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从来没有中断过,下乡四年,她写了近50万字的日记。那时候,村里缺老师,大队支书便和铁凝商量,想让她去补这个令人尊敬的美差,可却被她一口拒绝了,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可不能出了校门又进校门,在农村我永远是一名小学生!”
        她自觉自愿地与农民一起艰苦劳动,冬天砸开冰窖取水,满手都是血淋淋的冻疮;夏天,她住在漏雨的小屋里,为使自己的容貌能尽早地酷似农民,她硬是坐在八月正午的棉花垄里晒太阳,晒得脸上层层爆皮……
        她的一位农村女友为她过18岁生日.用麦秸秆编成一枚戒指送给她,当这个女孩拿了这枚戒指要往她的手指上套时,忽然发现她的两只手上竟有l2个血泡,忍不住捧着她
的手哭了起来,而铁凝心里却感到十分满足。
《哦,香雪》使她一举成名
          1979年,铁凝回到保定,先是在保定文联的《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l982年,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使她一举成名。这是一篇经得起时间检验、富有诗性的小说,写了一个名叫香雪的农村少女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名女大学生换来一只自己渴望已久的铅笔盒的故事。她的这部作品因生动地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获得了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3年,她的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又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被改编成电影《红衣少女》,获“金鸡”、“百花”最佳故事片奖。
        铁凝的眼睛很大很黑很美。有一年,作家谌容和她一起去南方领文学奖,同住一室.谌容总是望着她的眼睛,端详了又端详,还以为她戴了长长的假眼睫毛。当她知道她的眼睫毛真的就长得那么长的时候,不由得赞叹不已,连连称奇。铁凝的眼睛也确实非同一般,总能在时代的变迁中,发现那些迷人的“秀色”。
        1984年,铁凝成为河北省文联的专职作家,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几乎每年都有力作问世。迄今,她已出版了《铁凝文集》5卷、长篇小说3部、中短篇小说及散文20余部,著述已超过400余万字。l996年10月.她被推选为河北省文联主席,年底,又当选了中国作协最年轻的副主席。
        在其位就得谋其政,铁凝自当上作协领导以后,还真办了不少实事。在建国五十周年前夕,河北文学馆大楼落成。为了建成这个文学馆,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和特殊身份,上下奔波,其艰辛可想而知。在文学馆落成的剪彩仪式上,她自豪地说:“这座工程。比我的创作还要重要。”
   
美女主席至今未婚
        和铁凝接触,一如读铁凝的作品,给人留下的都是温存的记忆。她的家很美,从窗帘、餐具,到门上的浮雕、小挂件,再到整个结构布局,都可以看出主人的精心选择。坐在这里和主人交谈,会使你备感温馨亲切,感到主人既热爱生活也热爱自己。《铁凝文集》的大海报贴在墙上,是房间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令人想起女作家池莉的话:“女人不同于男人。就是能欣赏自已的美。”女人是美丽的。
        铁凝的名言是:..只有丑陋的心灵,没有丑陋的女人。”
        铁凝性情随和、心地善良。从不摆名人架子。她几乎每年都要去挂过职的太行山区,看看那里的干部百姓,呼吸一下民间的气息。有乡下文学青年来求见,她总是热情接待。文友有了困难,她也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予帮助,作家贾大山英年早逝,她亲自筹划,出版了《贾大山小说集》,并写了一篇感人的序言;一位评论家的孩子患病住院,铁凝知道后,便把自己刚刚得到的一笔数目不菲的稿费转手送给了这个评论家;对老作家徐光耀,铁凝和他有着特殊的“师生”之谊,秋天,白洋淀的乡亲们给她送来了一篓当地的活蟹,她马上就转送给了徐老师……
        工作、创作之余,铁凝也爱吃、爱玩儿。她戏称自己其实更像是一个家庭妇女,平日的一大爱好就是做家务、煮菜.“从前在外面吃到一个菜,一定会研究清楚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然后回家自己做一遍。”一次,她为观赏一位老收藏家的收藏,还与邯郸的官方人士捉了回“迷藏”。后来,这个老收藏家见她老盯着一件陶俑看,就慷慨地拿出来送给她,她当时惊喜地“啊”了一声,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是一件半裸的北朝时期的女陶俑,造型很奇特。她喜欢得不得了,在回来的路上,还对同事说:“要不是怕碰坏了这个物件,我当时真想拥抱一下他老人家。”
        铁凝无疑是优秀的。但她却至今未婚。对此,她解释说:“我并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也有过感情经历,也差点就进入了婚姻,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她笑言自己本质上是很保守的人,只是“在什么地方和一个人相遇,暂时不知道。”“现在我想,没有成功也并不意味着要抱怨,或者后悔。婚姻,合适就好,不合适的婚姻则不如没有。”
 
            据《杨子晚报》、《百家散文》、《南方日报》等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