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活动

征集知青家书和知青感人故事启事

时间:2015-07-14 08:58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756次
为了留住这段珍贵的历史,并教育年轻一代不忘新中国的奋斗史,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中国画报出版社、北京知青网、北京知青文化研究会(筹)共同发起,面向全国知青广泛征集知青家书,并全面深入收集知青中各种感人的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中国画报出版社 北京知青网  北京知青文化研究会

 

关于征集知青家书和知青感人故事的启事

 


 

 

 

保护文化遗产  留存青春记忆


      一、 征集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曾牵涉千家万户、对新中国的发展成长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现象,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重彩而绚丽的一页。它不仅给中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知青这一代人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征集内容


      1. 知青时期与家人、朋友的来往信件。

      2. 知青返城后在工作岗位、生活中及反映艰苦创业奋斗历程的来往信件。

      3. 知青时期及返城后所经历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4. 知青时期的日记、笔记、手稿、照片及后来撰写的各种回忆录及纪实文学作品书籍等。

      5. 写信人、收信人等家书相关人物的简历背景,以及与家书相关的照片、资料、实物等。


      三、 征集用途及捐赠者权益


      我们欢迎无偿捐献原件(扫描件、复印件也可以),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应征家书等,均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正式收藏;同时为捐献者颁发荣誉证书。本人及家属亲友也可以与博物馆签订寄存协议,把家书档案寄存在博物馆。


      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切实保护捐赠者和寄存者的应有权益。比如,所有应征家书、日记、回忆录等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家书资料较为丰富的捐献者,可建立实物和电子版人物全宗档案;捐赠者对捐献的家书等资料,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以对其中不宜公开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
 

      征集单位将选编部分应征家书、故事,在北京知青网、中国家书网、“我们的家书”微信平台及全国各地影视新闻媒体上优先发表。


       征集单位将从应征文献中整理编辑 “知青家书”、“知青日记”、“知青回忆录”、“知青感人故事”系列丛书,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正式出版,被选中者将获得相应稿酬和免费样书。


        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家书文献和捐赠者,将受邀参加知青家书系列展览和知青文化论坛。


      四、 注意事项


      1、邮寄之前,请附上家书所有者是否同意捐赠及家书作者是否同意公开发表的书面意见,并请把家书相关背景、资料和照片一并寄来。

      2、如果不同意发表时署真名,或有其他意见,敬请在来信中写明。

      3、来函敬请注明您的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以便我们与您联系。


      五、联络方式


      征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抢救家书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872

      征集热线:010-88616101   62510365

      传    真:010-62512864

      联 系 人:张颖杰 (人民大学博物馆)   姜成武(北京知青网)

      电子邮箱:jiashuchina@vip.sina.com

                      jiashuchina@sohu.com

                     13901009215@126.com  (北京知青网)

      北京知青网: www.bjzqw.com   联系电话:13901009215  010-88383468

      中国家书网: www.jiashu.org 

      微信平台: ourletters   

      法律顾问: 陈茂云律师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中国画报出版社
                         北京知青网
                         北京知青文化研究会(筹)


                           二○一五年七月十二日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先后担任校长。现任校长为纪宝成教授,党委书记为程天权教授。


      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著名研究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着雄厚的综合实力和丰厚的思想文化积淀,被称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面旗帜”。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09年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七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为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扩大学校在文化领域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师生员工爱校荣校意识,学校于2003年在规划历史学科建设的同时,决定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建设的需要,在人文学院历史系建立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学科点和学位点,并成立了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开始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筹备工作。


      2004年11月16日 ,中国人民大学向北京市文物局提交了“关于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函”。 2005年1月27日 ,北京市文物局在复函(京文物[2005]102号文件)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一所国家重点大学,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办学条件,有必要开办大学博物馆”,认为人民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的开办”、“强大的师资力量”、“一定的藏品量”构成了建立博物馆的基本物质基础。同时又指出“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建议“加大文物征集力度”,并应允“我局将予以充分配合和鼎力支持”。得到复函后,我校立即着手进行博物馆的人员调配、馆址选择、文物征集等工作。


      2004至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投入近100万元进行文物征集工作,先后四次赴内蒙古、新疆、河南、山东等地广泛征集、调拨文物。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地方兄弟单位的支持下,馆藏文物得到了丰富,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藏品数量由原来最初历史系的262件,已达到5700余件;藏品年代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其中不乏精品文物,这为我校博物馆的筹建提供了重要的文物保证。

 


 


      在内蒙古博物馆等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精选200余(组)件文物,组织筹办了“北国春秋”文物陈列,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七十周年之际,于2007年10月29日顺利开展。来自故宫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馆、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考古专家和历史学者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领导、师生参加了开展仪式。冯惠玲副校长为该展览剪彩并讲话。这次展览的举办,是中国人民大学大力推进学科基础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中国人民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在北方文物展成功举办、馆藏日益丰富的基础上,2008年7月,学校(2007-2008学年[校政字47号]文件)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与档案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1月6日,任命了博物馆领导班子:纪宝成校长任博物馆名誉馆长,冯惠玲副校长兼任博物馆馆长,吕小明、潘平、魏坚为副馆长。下设展览陈列部、藏品征集部、宣传教育部、保卫部、研究室等五个部室。

 


 


      2008年12月18日 ,中国人民大学向北京市文物局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请示”,申请成为北京市博物馆注册单位。2009年3月13日,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负责人李学军、秘书李阳以及张春祥、杜耀西、崔学谙、郑广荣、马法拉等专家组成的博物馆注册验收小组,对我校博物馆进行了考察。在认真考察并听取介绍后,专家小组对我校博物馆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的进展、现有的陈列、一批重要文物藏品的价值及未来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还分别从博物馆的主题定位、馆舍改建及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为我校博物馆注册撰写了评审意见。2009年3月24日,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办公会依据专家评审意见经研究后批复(京文物[2009]335号文件)“同意贵单位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址位于中国人民大学校内,属于公立博物馆性质”。

 


 


       2009年4月,新春伊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第一本学术成果——《北国春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藏文物陈列图录》(魏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付梓面世。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名誉馆长纪宝成教授为图录作序,并在扉页上题写“下决心办好人大博物馆”,表明了学校领导对博物馆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该书选取了我校博物馆五千余件文物藏品中的两百多件精品,基本上反映了我校博物馆目前的馆藏文物水平,是中国人民大学增强学科实力、丰富学校形象、推动人文教育及服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现有陈列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位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的“北国春秋”陈列展,第一部分是位于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的校史展。第三部分是“抢救家书项目”。

 


 


      “北国春秋”文物陈列分为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石火拓荒——北方大地上的聚落和古国;第二单元:青铜遗韵——华夏形成中的戎狄与方国;第三单元:帝国长风——从旧秦中到新秦中的开拓;第四单元:民族融合——从盛乐城到洛阳城的跨越;第五单元:天朝远域——丝绸古道上的长安与西域;第六单元:长城内外——北方各民族的分立和交融;第七单元;天骄立马——大元一统下的中原与草原;第八单元:芳草碧天——风云际会中的内地和边疆。该文物陈列立足于北方地区,重在反映北方民族与中原王朝数千年来的历史画面,以折射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进程。

 


 


      校史展览主要有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1937年陕北公学诞生至1949年华北大学迁址北京的相关情况;第二部分为1949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至1973年人民大学被迫解散期间的学校建设、学生生活情况;第三部分为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至2000年学校的恢复与发展;第四部分为新世纪以来人民大学的新发展。该展览简略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大学从最初的陕北公学一直到当前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面旗帜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展示了人民大学的主要建设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抢救中国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


      2008年5月,公益文化活动“抢救家书项目”正式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以家书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内容丰富,从古代时期至现在共有九个不同历史时期方面的家书展出。


      “收藏、研究和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人民大学博物馆正是以这三大功能作为发展和建设的方向来开展未来的工作。其长远目标是建设一座全球视野的,包含多种学科门类,服务于大学、服务于社会,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影响的有特色的综合性的大学博物馆。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按照“人民、人文、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内涵提高、特色强校、质量第一”的发展道路,在学科建设和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科学发展观学习的不断深入,已经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也必将取得更快更好的进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国画报出版社简介


      中国画报出版社(China Pictorial Publishing House),以对外宣传为主的中央级新闻出版单位,直属于 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CIPG),具备外文、新闻、外宣、图文出版等方面的出版特色和对外传播优势,并在大型画册出版方面具有国内一流的水准,一系列画册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国家元首、著名学术机构、NGO组织和图书馆。


      该社与具有50多年悠久历史、由 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刊名的国家画报社 ——人民画报社为同一渊源(国际交往中为淡化政治色彩称中国画报),书刊分离独立建制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具有摄影图片出版、外文出版、新闻、社科出版的优势。办公地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33号院,邮政编码:100048。


      中国画报出版社现有专职编辑、翻译2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11人,同时,依托中国外文局,具有英、日、法、德、俄等十多种语言的翻译、出版能力。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